第一次去海南岛主要在海南岛的北部玩,那时三亚还是一个渔村,没有接待能力。第二次去海南是在当地开旅行社的朋友陪同下一路从北到南,看到了天涯海角。以后几乎年年会去看看海南的海,吹吹南海的风,也有了一批在当地工作的朋友。
以后多次受邀请去海南讲课,看着海南有了高速公路。这条环岛高速公路是1999年10月才全线通车,而在此前笔者已经多次行驶在上面了,那时还分东线西线。如今,行驶在石梅湾附近的高速公路上,景色绝对不亚于美国西部的一号公路。
海南建省30年了,它的发展还是让人惊讶。笔者去过一些海南的上市公司,海南简称“琼”,海南股票以前在深交所挂牌前面都有一个“琼”字,如琼民源,听起来像“穷”什么的,说实在企业经营也不太好。好在后来改了不再有琼字前缀了,海南也形成了布局合理的经济体系,有了自己的板块。建省30年来实现GDP78倍的增长,人口从600多万到如今的900多万。从1992年11月第一家上市公司琼化纤(现海虹控股)亮相,到今天已经有30家企业登陆A股市场,在刚过去的五年里海南板块的市值从2000亿到4000亿,这个飞跃惊人吧?
再梳理近期有关海南的相关政策,看看在建省30周年后可能的投资思路。去年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到2018年基本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省规划委员会去年成立,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通过。根据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到2030年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习近平总书记凭借对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地理特征的深刻理解,经过深入调研思考,为海南未来发展作出清晰战略指引——“办好经济特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建设好国际旅游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做好民生工作,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谱写美丽中国的海南篇章”;“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坚强组织和人才保证”。这些是研究海南企业今后如何发展的最大基本面。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一个离岛,具有与其他地区都不一样的特殊优势: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经济特区(制度优势)、国际旅游岛(产业优势)。未来海南的发展规划中,开放和一带一路将成为重要的主题。作为我国重要的离岛旅游区,借鉴世界海岛度假圣地的发展经验,在往来签证、免税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放宽似乎是必由之路,海南未来可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也会更加凸显。笔者认为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堪比雄安:海南省已明确提出将海南岛打造成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作为我国最高意义的战略规划,这个定位为海南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兴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