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4年,首都剧场就开出了北京人艺戏剧书店,成为最老牌的剧场书店之一。北京人艺“菊隐艺术汇”定点在那儿举行讲座、演后谈,蓝天野、濮存昕、冯远征等老戏骨及知名艺术家亦是那儿的常客。
那年头,网络尚不发达,北京也没有戏剧专业书店,于是,艺术院校的学生隔三差五地去那儿“淘书”,“戏剧书店”也就这样被叫出来了。每年,还有不少外省市乃至国外的戏迷打“飞的”前来,《茶馆》《雷雨》《天下第一楼》等经典光盘时常售罄。就像如今年轻的音乐剧迷,会因为在”by stage”意外收获《汉密尔顿:大革命》而感到惊喜一样,当年的话剧迷们,也会为在戏剧书店买到《茶馆》的首演版、1992年告别演出版而雀跃。
在剧场功能多元化、公共空间多样化的当下,剧场书店能提供服务配套的咖啡茶歇当然好,能凝聚人心成为与剧场同呼吸的文化沙龙则更妙,契合精准的剧场定位,打造更高阶的“独一无二”性,更是剧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小空间中也能蕴藏大格局。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