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被称为上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二十多岁就以《生死场》扬名。鲁迅先生曾评价说:“萧红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刚柔并济、悲天悯人,而她的生命却如出轨的火车,狂飙而过。这短暂却复杂艰辛的生命,终成为文学界的一曲悲歌。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
齐齐哈尔市话剧团出品演出的话剧《萧红》,拨开了萧红生平的迷雾,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萧红,不仅表现她的情感经历,更传达出了她的文学观念和艺术追求。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