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出版~~~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出版~~~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出版~~~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出版~~~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出版
很多资料来自新民晚报
徐翌晟
  被誉为“曲艺兰花”“江南明珠”的苏州评弹,2006年成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360万字的三卷本《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昨天,在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的研讨会上,该书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唐力行说:“苏州评弹在传统史学中没有一席之地,没有现成完整的资料,一般只能在地方志、碑刻、报纸、口述史及回忆录中收集。建国后,新民晚报刊登了大量评弹信息,这本书中许多建国后的资料就来自于新民晚报。”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所收录的360万字的资料,是从一千多万字中精选而来的。资料的积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上世纪末,唐力行的父亲、评话艺术家唐耿良开始撰写回忆录,在协助整理的过程中,唐力行对回忆录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查找相关资料并加以核对,几年下来积累了可观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唐耿良深感亲切,嘱咐唐力行将资料进一步扩充,使更多评弹人的历史能够留传下来。

  2002年,唐力行到英国参加社会文化史会议,与会学者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史学的思维定势,大大扩展了史学研究的范畴。“从那次会议以后,我确切地感觉到社会文化史研究是国际学术的前沿。从苏州评弹这一地域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江南社会,是一个尚未开拓的新领域。苏州评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留下的信息、符号如能与通常意义上的历史结合起来,就可以更接近当时的历史。同时,这也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特有视角。”从2004年开始,唐力行组织起一支学术队伍,专门从事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的学术研究。

  《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分为三卷,上卷是传统时代的苏州评弹,中卷从建国初到60年代中期,下卷经历改革开放一直到今天。该书以丰富多元的史料回应了苏州评弹研究中的三个终极问题:苏州评弹是什么、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展现了苏州评弹与江南社会互动的丰富历史画面。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很多资料来自新民晚报
跟随文学大家 回到梦里故乡
“故乡”的意义
上图书店新店迎接读者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3很多资料来自新民晚报 2018-05-28 2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