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高法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魏文超介绍,2017年,全国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21241件,审结20602件;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207552件,审结190125件。全国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一审行政案件134791件,结案127481件,充分发挥了环境资源行政审判的监督和预防功能。
《意见》提出,法院要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依法审理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案件,维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推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要从严保障生态安全战略布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依法审理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案件,注重生态保护修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审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和垃圾处置、噪声与振动污染等相关案件,加大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纠纷案件审理力度,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坚强司法后盾;加大长江、黄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重点水域的水污染纠纷案件审理力度,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蓝天、碧水、净土、宁静良好生态环境中生活的权利;依法保护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依法审理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海洋资源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