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就是抑郁症吗?一个世纪前,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为这个领域的先驱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否定结论。弗洛伊德认为哀伤的人明确知道为何痛苦,但抑郁症患者往往不知道;哀伤的人把痛苦原因对准外界,抑郁症患者则更多地指向自己;哀伤会有起伏并随时间一点点缓解,抑郁症患者往往一直蹉跎在黑暗中。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现代精神心理分析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揭示,抑郁症和很多复杂的因素有关。它通常由外因引起,但往往还和个体的大脑组织神经细胞运作机制有关,与基因遗传或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研究还揭示正常哀伤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平缓,但有10%以上的人会转变为病理性哀伤。这种哀伤不会随时间流逝而缓解。它会严重损害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正常的社会、职业、生活功能。但这种哀伤障碍和抑郁症依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世界卫生组织发行的《国际疾病分类-11版》称它为“延长哀伤障碍”。
延长哀伤障碍和抑郁症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它表现出对逝者的过度思念和六个月以上的剧烈哀伤反应,而抑郁症是持续的令人窒息的情绪低沉和空虚感。
大量研究统计还揭示,与任何一类哀伤人群相比,失去孩子的父母出现延长哀伤障碍几率更高,而失独父母尤为严重。此外,延长哀伤障碍往往会引发抑郁症,并和抑郁症共病同存。有50%-60%的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同时会被诊断出有抑郁症。
疗愈建议
1. 不要误把正常哀伤当作抑郁症治疗。临床证明,抗抑郁药并不能缓解哀伤。在哀伤的初期,尤其需要仔细观察,而不是贸然用药。
2. 当出现延长哀伤障碍或与抑郁症共病同存时,求医服药还是必须的。安眠药可以帮助失眠,抗抑郁药可以缓解抑郁,抗焦虑药可以缓解焦虑。
3. 正如中国一句老话所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延长哀伤障碍源于丧失挚爱。这里特别要对失去子女的哀伤父母说,请努力用积极的态度重新定义自我和生命的意义。将不可复得的过去和不该失去的未来用一种新的方式联结起来,并为之赋予全新的意义。惟此,挚爱的过去就不会黯然消失,还会令未来熠熠闪光。刘新宪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