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有企业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本市“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主力军,上海地方国企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占上海全市GDP总量的1/4左右。经梳理,市属国有企业正常经营的各类品牌有855个,获得市级以上及国际认定的品牌企业有266家。“中华老字号”和“上海老字号”全市共222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66%。
市国资委此次出台《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上海国资国企更好地服务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据市国资委介绍,《实施方案》围绕聚焦主业、深化改革、集聚人才和优化环境四个方面,一共提出了12条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其中包括:
■ 积极构建品牌投入的支持机制,发挥国资收益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同时,对被授予国家级品牌的申请费用、咨询费用,在市管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于利润”;
■ 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先推进品牌企业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鼓励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二次混改”;
■ 加快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推动资源向优势品牌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聚,培育发展一批独角兽及隐形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彰显上海品牌的优势企业,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 加快国有老品牌市场化振兴,对企业主业范围内的重点老品牌,鼓励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引进能产生协同作用的战略投资者、开展员工持股、实施各类适合品牌发展的激励;
■ 不属于企业重点发展的、非主业领域内的、已停产的休眠类品牌,允许企业在资产评估基础上进行协议转让、公开拍卖或许可使用;
■ 优化长效激励体系,支持企业实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张江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允许新兴品牌企业、优势品牌企业、老字号企业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激励模式;
■ 鼓励企业对技艺高超、能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激励,对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特聘岗位设立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