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小伙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
~~~上海小伙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科学“有趣”地讲给你听
上海小伙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
郜阳
■ 图为董毅为小朋友讲解“一带一路”五年影像展 上海科技馆 供图
  “这么说吧,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成功飞往外太空的有500多人次,然而,下潜到1万米以下深海的却只有3个人,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下海难于上青天……” 2018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上,来自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的董毅面对评委“上天、入海哪个更难”的“刁钻”提问,淡定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赢得喝彩声一片。经过激烈比拼,董毅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2018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

  “这次能获得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靠的是团队的集体智慧。”董毅很是谦虚。进入全国决赛后,董毅和同事们商量,要把“上海创造”的精气神带到全国的舞台上。C919大飞机、“量子号”卫星等国之重器曾经都出现在了董毅的候选单上。经过几次“掉头发”的“烧脑”讨论,团队将目光投向深潜器,并聚焦深潜器自由浮动的原理。

  “我们还参观了上海海洋大学的彩虹鱼基地,收集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为了能说服大部分听众,董毅不厌其烦地请不同的同事听他彩排,提出意见。

  来到科技馆不到一年,董毅已经承担了多次展览的讲解工作。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自己的“首秀”:你不知道的丝路,“一带一路”五年影像展。“第一次讲解,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我就想着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每一张照片讲得有趣、好玩。”

  在上学期开学第一天,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的几十名学生来到上海科技馆,上了一堂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以前的“一带一路”只出现在课本上,而董毅让“开学第一课”变得形象生动。来到兰州拉面的照片前,董毅向孩子们讲述了兰州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点。“‘五黄’是指面条黄亮,这是因为里面加了一种叫芨芨草的植物,加入芨芨草后,面条变得更劲道。”董毅对孩子们说,“芨芨草生长在西北大漠,在恶劣的环境下坚强生长着,这种品质多难能可贵!”

  “我们一共讲解了13场,针对不同的听众准备了13篇讲解稿。面对中小学生,我们还有意识增加了价值观的培养。”董毅告诉记者,“我们想让展览不再是‘过眼云烟’,而是能给听众带去思考。”

  和研究员、主持人、医生同台竞技,让董毅收获不小。在他看来,作为一名科学传播者,“去百度化”非常重要。“我们会从文献、期刊中找一些有趣的故事,拉近参观者和科技之间的距离。”董毅告诉记者,“就像竖立在走廊上的爱因斯坦像,我们避免过多去说一些相对论、量子论这些难以消化的,而是告诉参观者,爱因斯坦1921年曾到过上海,正是在这片土地,他收到了获得当年诺贝尔奖的电报。”

  见习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新民法谭
   第A20版:新民法谭
   第A21版:新民旅游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手机也能“听”准血压
把科学“有趣”地讲给你听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09把科学“有趣”地讲给你听 2018-07-17 2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