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有着相当丰富的景观、独特的地热、苍莽的森林、多种动物及悠久的人文。
38公里长的黄石大峡谷是由黄石湖水经过千万年的冲刷,再历经三次冰川运动的侵蚀,才被塑造成这种相当典型的V字形形态,从而在整个黄石国家公园诸多景观中排名第一。黄石大峡谷的最佳观赏时间是早上7时至9时左右,那时太阳刚刚升起,会把整个大峡谷映照得风光万千、色彩斑斓。由于我们是入住在黄石公园内的黄石峡谷村,因此,我们在晨曦初露时分便驱车来到了位于黄石东部的大峡谷景区。此时,大型的旅游团队尚未到达,寂静的崎岖山道上,唯有山风在传递着林间鸟儿的晨曲。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攀爬,我们登上了峡谷观景台。沐浴着初升朝阳的大峡谷显得雄伟壮丽而深邃奇谲,其辽阔、浩瀚令人震撼。只见两岸逶迤起伏、夹岸对峙的山谷底下,一条湍急的流水波涛汹涌,浪击飞溅。不时发出阵阵轰鸣声。高低错落的谷顶上,覆盖着葱郁苍莽的原始森林,使美丽跌宕的天际线几乎亲吻着纯净的蓝天白云,令人遐思无限。谷顶下的谷壁大部分裸露,其山石肌理清晰坚韧而刚健雄悍,由此形成的波折线条遒劲酣畅中见变幻莫测,极富金石质感。而那谷壁夹缝中点缀的小树藤蔓及无名的野山花,把大峡谷映衬得生机盎然,犹如一幅立体巨型的山水画镶嵌在天地之间。
我们在峡谷南步道一路行走,一边是山林小溪,一边则是悬崖峭壁,不时有一两只山鹰掠空而过,更显景色的辽阔高远。有时山道窄小得仅有一尺多一点,旁边就是没有栏杆的万丈深渊,的确令人惊心动魄。但唯山高路险,才景随步移,风光无限。有时经过古老的印第安人领地,那些三角形的窝棚在山岚晨雾中悄然地叙说着远古神奇的传说;有时相遇早期探险家留下的方向标记,凸显着那些先辈们的开拓精神;有时会踏上用原木做的谷间栈桥,桥洞下那高垂的古藤蔓,似缠绵着岁月的记忆。特别是每间隔一段,都有一个观景平台展示着大峡谷不同的景色,让人尽情领略时而雄奇幽深、时而恢宏壮阔的谷间风光。从汤姆叔叔步道向下300多级台阶,临近下瀑布的观景台,这是一块突出的山岩,站在这里凭栏相望,整个下瀑布一览无余,那从高高山谷间奔涌而出的瀑布因有94米的落差而气势激越、水势磅礴、犹如银河倒泻。还有一个观景台就在大峡谷的北侧,在这里可将最高的沃什伯恩山尽收眼底。由于这里是典型的亚高原地貌,很适合开展攀岩登山运动,因而远望高耸的山峰,有些攀岩者正在白云萦绕间登攀。
此刻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把层层叠叠的山岩、起起伏伏的峡壁、弯弯曲曲的谷道映照得凹凸有致而光怪陆离。由于黄石大峡谷是火山岩所形成,再加上千万年的风化光照,使峡壁自然形成了黄、白、绿、红、青、蓝、紫等不同的颜色,有的成片状分布,有的成线形交错,像一块巨大无边的调色板。在西部高原明亮而灼热的阳光直射下,变得五光十色而璀璨缤纷,瑰丽多姿而奇谲变幻,具有油画般的光晕效果,真是天工开物,令人惊艳叫绝。由此我想起我国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地貌,也可与此相媲美。由于原初的印第安人在各种色彩中,对“黄”最崇拜,“黄石”地名由此而来。站在这个名为“Artist Point”的观景点,不仅可以全方位观赏黄石的七彩峡壁,而且你本身也成了那幅推介黄石旅游的名画《黄石大峡谷》中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