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放宽银行业外资市场准入,大环境顺风顺水。外资银行纷纷表示对中国金融市场和政策环境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并将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共同构建更加开放、互利共赢的金融市场环境。
昨天,上海银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有部分在沪外资银行和母行或集团着手研究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后的中国业务策略,并有来自英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的商业银行表达了在上海等地新设机构或增持股权的相关意向。
外资银行在上海经营发展态势良好,机构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截至2018年6月末,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上海银行业整体5.5%的增速。
全球六大洲均有银行在上海设立营业性机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已达232家,较2001年末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的52家翻了两番多。近期,又有国泰世华、摩洛哥外贸、约旦阿拉伯等多家外资银行在上海获批开业或筹建。扩大开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增添强磁场,提升新能级。
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后,降低了外资保险公司设立的限制条件,放开了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上海保监局在最短的时间内为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办理《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换证手续,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获准扩展经营范围的外资保险经纪机构。怡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则紧随其后。
企业保险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为3%-5%,外资保险经纪原先只能服务“巨无霸”企业,扩大开放后,服务范围扩展到大量的中小企业及个人。“这对我们的业务拓展十分有利,与内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韦莱保险经纪的总经理徐汇智表示。
怡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刚把总部搬到上海,就赶上了扩大开放举措的推出。总经理戎红钢认为,这一轮扩大开放后,针对外资保险经纪的限制已取消,国民待遇充分兑现。“我们也非常高兴,在新的经营范围下积极筹备,让合适的产品落地。市场开放吸引全球顶尖企业在中国充分竞争,令产品和服务更有竞争力,对行业整体发展是相当好的事情。” 首席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