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的主办方由原先的上海书协升格为上海文联、上海书协联合主办,获奖佳作将择优在媒体上发表。
诚信当先
50张获奖只颁49个
从3000多件来稿中评选出的49件获奖作品、100件入展和150件入选作品将与观众见面。为什么是49件作品?主办方表示,经过专家多轮次的评审,在入展作品里选出了50件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必须亲临现场,在专家面前展示和作品相称的书法功力,才能捧回奖项。
“凡奖必试,没有例外。”在青少年书法篆刻展的颁奖流程中引入面试机制,和成年人的书法篆刻展看齐,这已经在上海书协举办的评选中形成了惯例。
最终有1人没有出现在面试现场,视为自动放弃奖项被淘汰。“主办方暂不追究原因,但面试这条红线保障了诚信的赛制,杜绝功利性的代笔。”上海书协秘书长潘善助介绍。
征稿翻番
书法家现场听点评
本次展览共收到3169件投稿作品,比往年翻了一番,足见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的广泛社会基础以及青少年对于此次展览的投稿热情。这与展览新设优秀指导教师和先进组织奖不无关系,上海书协会适时通过协会公众号对获奖作者、优秀指导教师、先进组织奖单位进行宣传报道,从而极大调动了学校、机构和书法教师组织投稿的积极性。
为了增强展览的公共教育功能,突破成人展览模式,此次展览特别增加云展厅、AI问答互动、专家点评等。除了入展的149件作品在展厅中展示外,入选的150件作品照片将通过投影设备在云展厅的虚拟空间中展示。49件获奖作品下设有二维码,可听专家点评语音,包括由书协主席周志高在内的名家们会在展览期间轮值,由一位书法名家现场点评,149位入展选手将接受校外“名师”的面对面指导。点评结束后书法家也将现场示范,并点评获奖书法的利弊。
师法经典
鼓励临摹古代名家
青少年的书法水准考量和成年人不同,除了极个别天赋青少年,大部分参赛者不具备自由创作的能力。社会书法教育有时会提前走入创作,对多数学生是揠苗助长了。本届青少年书法篆刻大赛在征稿前明确提倡,青少年的临摹不跟时髦,临老师的字不如临古代经典,毕竟当代书法没有经过历史检验。
随着欧、颜等楷书风格作品几乎退出主流书法展,到如今在青少年书法展中的再一次式微,不得不让人感叹时风的影响力。然而目前上海市中小学写字等级考的范字仍使用欧楷和颜楷,而新编的中小学《书法》教材也以欧楷为范。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作为市级最高规格的展示平台,经典书风作品增加适当的入选比例有利于推动上海市中小学书法教育落到实处。
“向传统学习,还没有到创作火候,鼓励青少年书法学习者走传统路线。同样的两张临摹,水准相近的情况下,主办方会倾向于入选临摹古代经典的作品。”主办方表示。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