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房价高 学贷贵 活难找~~~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价高 学贷贵 活难找
英国青年活得累 都怪父母这一辈?
王丹 玖田
■ 英国决议基金会智库的研究认为,英国正面临严重的代际不公问题 图GJ
■ 不同世代人在不同年龄段的房租收入比情况
  文 / 王丹 玖田

  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46-1965年的一代人)如今进入了退休的年纪,他们领着养老金,过着富足的生活。然而,千禧一代(出生于1981-2000年的一代人)却正为了高涨的房租、沉重的学业贷款而挣扎。围绕着这一情况,有人开始讨论,千禧一代艰难度日,是婴儿潮一代的错吗?

  悲观情绪在蔓延

  36岁的埃德·刘易斯生活在伦敦,在一个竞选组织中谋得一份全职的工作。单身的刘易斯和另外四个人租住在一间大房子里。“我在这里住了三年。我一个人租不起,所以和其他人一起租房就是目前我对未来的期望。”刘易斯表示,许多三十多岁的人也有类似的情况。“最大的沮丧感来自于缺乏安全和缺乏对生活条件的控制。我们总是会受制于房东的怪念头。”刘易斯说,租客与房东之间的权利不对等带来的感觉,就好像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有一个房间,但你要利用这个房间做点什么,就必须得到父母的许可。

  有不错学历的年轻人也并没有比刘易斯好太多。23岁的汤姆·梅雷特从谢菲尔德大学获得了广播新闻学硕士学位,却只在达拉谟的一家酒店签到了一份临时合同。“我的硕士学位课程是在浪费时间吗?”梅雷特经常这样问自己,毕竟念书的时候她总是被告知上大学是一项投资,“一旦你拿到了那一纸证书,就会有工作等着你。”梅雷特以前觉得,谢菲尔德大学的硕士学位可以让她脱颖而出,但现实很残酷。“你不断努力申请,不断碰壁。”梅雷特自1月毕业以来就一直在打零工。“我不知道这周什么时候工作,没什么规律。我没有稳定的收入,这使我很难计划未来。我只想继续我的生活,而不是停滞不前。”

  26岁的尼娅在从事科学传播的工作。但和梅雷特一样,尼娅也签订的是临时合同,这给她带来了生活的压力。她不得不再找了份清洁工工作,但随时可能被解雇,因为“雇主说,他们找到了一个能更便宜些的清洁工”。“拥有房子的想法听起来很荒谬。我无法想象自己能够负担得起,即使有一份全职工作。”尼娅毫不忌讳地说,“对我来说,买房子最好的方法是等父母去世,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实际上这是唯一可能的方法。”尼娅告诉《卫报》撰稿人伊凡娜·罗伯茨,在她从事的科学传播领域,学位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优势,“有些与我共事的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但他们和我一样每小时只挣8.25英镑”。

  婴儿潮一代有罪?

  英国的千禧一代,大部分人都过着像刘易斯、梅雷特和尼娅这样的生活。比起刚刚退休、攒够了钱、开始旅行享受生活、考虑买入第二套房的属于婴儿潮一代的父辈们来,生活似乎有些太不公平。

  英国人大卫·威利茨此前出版的《挤压》一书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社会辩论。在这本书中,当时还是英国高教与科技事务大臣的威利茨“指控”道:“婴儿潮一代在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方面是失败和有罪的。”

  尔后,威利茨又作为英国决议基金会智库主席主持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调查,依旧关注代际公平问题。今年5月,这份名为“英国代际公平”的调查报告出炉。“25-34岁的英国人的住房拥有率已大幅下降,从1984年的53%下降到去年的26%。在南约克郡,住房拥有率从54%下降到了25%;在西米德兰地区,这一比例从45%下降到20%;而威尔士从50%下降到28%;东南部则从55%下降到27%……”这份报告指出,近五分之二的千禧一代到了30岁依然租房过日子,这一比例几乎是婴儿潮一代的4倍;千禧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中,有三分之一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而千禧一代在住房方面的支出约占其净收入的四分之一,是二战前出生的一代人的3倍。调查团队根据2002年至2012年的发展趋势预计,约一半的千禧一代到了45岁才会拥有自己的房子,而婴儿潮一代人中在这一年龄段时拥有房产的比例超过七成。英国决议基金会智库代际研究委员会说,英国代际之间的不平等是一个主要问题。

  在英国《卫报》撰稿人罗伯茨看来,英国婴儿潮一代尽管在十多岁时没有钱,但如今看来,他们依然是幸运的一代。而千禧一代处在本该对更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的年纪,却连第一套房也买不起。

  事实上在英国,老一辈帮助子女维持生计的情况如今也变得常见起来。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卡伦·罗林森对“家庭自助”这一话题做了深入研究,她说英国的中产阶级负担孙辈教育和子女住房,工人阶级贷款或出售财产来帮助子女还债和支撑日常生活。“家庭正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威利茨说,“政府也需要这样做。”英国决议基金会智库的托斯滕钟·贝尔也表示,是时候重建英国人的福利了。

  归咎父辈不公平

  然而,政府应当如何兑现对无论是婴儿潮一代、X世代(出生于1966-1980年的一代人),或千禧一代的承诺,让他们平等地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目前看来似乎依然无解。

  有分析说,婴儿潮一代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次股市大幅下挫,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入场投资,得到了收益。但千禧一代却“错过了”投资的机会,对带给父辈们资本的股票市场没有归属感,因为在他们开始有点资本可以参与到市场投资的浪潮中时,市场已经与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不同,动荡后不再有投资大军将市场抬到新的高度,而且经济低迷的时间更长,千禧一代能从中得到的回报远不敌婴儿潮一代。房地产的发展也是如此,大多数的千禧一代只能望高价兴叹。

  从这个角度看,婴儿潮一代是得益者,而千禧一代则生不逢时。但把罪过都归咎于婴儿潮一代似乎也并不公平。“我们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英国工会联盟秘书长、委员会成员弗朗西索·格雷迪说,“有学历的人在做扮演米老鼠的工作;年轻人没有职业养老金,没有房子;但这不是爸爸妈妈的错……这不是重新分配富人桌上的面包,而是恢复代际公平。”有数据显示,英国婴儿潮一代的幸福感也并没有那么强烈。英国全国住房联合会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50万的英国婴儿潮一代正面临难以负担、日益飙升的房租困境,其中超过40%的人不得不跟子女借钱、向银行贷款或是节衣缩食以支付这部分开支。在英国老年慈善机构主任卡罗琳·亚伯拉罕看来,这份报告完全打破了人们认为50岁及其以上的人都不用担心住房问题的固有印象。

  “每个人都想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想兑现对不同世代的承诺,并维持福利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考虑我们要如何做到这一点。”贝尔说。

  相关链接

  租住空间更小

  通勤时间更长

  “英国代际公平”调查报告称,英国大多数千禧一代穷尽一生恐怕也都买不起房子了,从伦敦到曼彻斯特,千禧一代住房拥有率出现暴跌。

  然而,价格过高的住房不仅使千禧一代买不起房,甚至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拥挤且昂贵的租赁空间,通勤时间也变得更长。

  数据显示,现在在英国,平均每个租客租住的空间仅为8平方米,低于1996年的水平。由于较年轻的家庭更有可能是私人租房者而不是业主,他们每个家庭成员现在的平均空间更少。在20多岁的千禧一代中,有十分之一的家庭生活在十分拥挤的环境中。千禧一代面临的通勤时间比老一辈人要长。如果目前的差异继续存在,在40岁时,千禧一代将会比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每年多花3天的通勤时间。

  类似的代际问题在美国也存在。上世纪60年代,18-34岁的美国人中只有20%与父母同住;到2014年,仅32.1%的年轻人有伴侣和自己的小家庭,约14%独立生活或与室友合租,35%住在父母家,后者成了主流生活方式。皮尤分析认为,如今的年轻人有1/4可能永远不会结婚。

  伦敦房市低迷

  房主降价卖房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计算,英国首都伦敦的平均房价高达48.4万英镑(约合427.2万元人民币),几乎是全英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也相当于在伦敦工作的年平均收入的9倍。

  如此高昂的房价令有购房刚需的千禧一代感到绝望,伦敦房屋市场陷入低迷。

  但这也反过来影响了卖房者,已有陷入绝望的房主愿意降价数万英镑卖掉房子。有观点指出,伦敦的房价面临崩盘的风险。

  虽然伦敦市场的低迷并没有影响英国的其他地区房价的增长态势,但根据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3月伦敦房价下跌3.2%,创下近10年之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上海新闻·话题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都市小区
   第A13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社会/新民环球
英国青年活得累 都怪父母这一辈?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2英国青年活得累 都怪父母这一辈? 2018-07-26 2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