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博会、亚信峰会,到进博会……这群“小伙伴”频频亮相国际舞台,以纯洁的心灵、灿烂的笑容、精美的艺术,向世界传递真情与美好。作为上海乃至全国少年儿童代表,他们交出了一张漂亮的“儿童外交”名片。
38天排出集体舞蹈
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接到进博会晚宴欢迎仪式表演任务时,已经是9月28日了。从接到任务到11月4日的正式演出仅有38天,如何在短时间内挑选、协调近150名“小伙伴”排练,如何做好音乐、动作、服装等的从无到有,都是一个个需要击破的难题。中福会少年宫名誉主任、艺术总监、小伙伴艺术团团长陈白桦说,整个国庆假期都在“加班加点”。
“其实,要让近150名孩子学会舞蹈动作,并保持协调统一不是件容易的事。几次排练之后,许多老师便喊哑了嗓子,还有的老师因为连日劳累病了。不少老师戴上口罩坚持排练。”陈白桦说,老师们认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孩子们明白了如何专心投入。
临场应对全靠硬功夫
经过多次审核、调整,进博会的欢迎晚宴上,孩子们从入场到就位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缩短为只有40秒。40秒内,150名孩子要做到安静、有序、迅速、准确就位,这不仅需要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自我约束,严守纪律,更需要他们对队形、场地、站位非常熟悉。最终,在长达半小时的表演中,孩子们用出色的表现惊艳了现场所有人。“小伙伴”们经历了多达15次的排练,先后作了7个版本的音乐,数次队形、服装、道具调整,才令演出变得圆满,也正是一次次的排练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进博会,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小演员金愉欣说:“能够参与到进博会中,非常自豪和荣幸。排练虽然辛苦,但我坚持下来了,因为我们代表祖国。”
中福会少年宫作为少年儿童文化交流的窗口,自成立以来,已接待了60多位国家元首、夫人和政要以及数以万计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国贵宾和海外朋友。1955年,宋庆龄亲手创办了中福会小伙伴艺术团,“小伙伴”们出色地践行“儿童外交”的使命,被誉为“中国的小大使”“上海的城市名片”。
本报记者 马丹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