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航展精彩纷呈展“大国雄风”
~~~——中国航展精彩纷呈展“大国雄风”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到我们,对手会大吃一惊!
——中国航展精彩纷呈展“大国雄风”
吴健
■ 歼-20以新涂装新编队新姿态亮相中国航展 本版摄影 特派记者 张龙
◀ 价值2亿元的反隐形雷达
▶ CY-10赤焰激光毁伤系统发射车
  特派记者

  吴健

  隐形机不再陌生,无人机俯首可拾,光电传感器几乎变成“标配”……昨天开幕的中国航展,近乎海量的新式武器装备让人沉浸在“收获季节”的喜悦之中。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来自外部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中国航空航天以及兵工战线努力实现“自主创新”与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用一位武器设计师的话说:“看到我们(的产品),对手会大吃一惊!”

  隐形 VS 反隐形

  虽然解放军已跨入“隐形机俱乐部”,但隐形与反隐形的技术较量从未停止,也牵引了装备进步。

  尽管歼-20实机只在航展首日进行了短暂表演,但场内关于它的话题依然不少。航空馆中央,摆放着仿真度颇高的歼-20模型,记者注意到它的机头设计得棱角分明,进气口截面则为四边形,线条过渡部位都经过精细工艺处理,这是各类隐形机常见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歼-20机身有多处传感器窗口,与机头雷达构成绵密的探测监视网,考虑到中国空军业已构建以预警机为网络中心的态势感知体系,歼-20将更能扮演“空中踹门人”的传奇角色。

  与满身披挂的一线战机相比,顶着蘑菇状雷达罩的空警-500则是“低调的华丽”。普通人眼里,它长得挺萌,但往大了说,连歼-20都听它的指挥。资料显示,空警-500率先采用数字阵列雷达,直接以数字方法产生一定频率的发射信号,省却多级复杂电路,探测又快又准。得益于国内电子元器件小型化越来越好,理论上,雷达单位体积内集成到足够多关键收发组件,产生强调发射功率,就有利于增大从隐形机目标返回的雷达能量,从而对雷达反隐形十分有利。

  不过,有时候你要“隐形”也很廉价,只要你懂科学。比如,因地球曲率缘故,常规雷达探测超低空突防的飞行器都存在盲区,今年4月,美英法联军发射的巡航导弹正是以这种方式打进叙利亚大马士革。面对挑战,航天科工用崭新的LD-2/JCL100雷达做出回答,它也采用数字化技术,将机械扫描和相控阵体制结合起来,实现360°全方位探测与多目标跟踪,让那些“偷偷摸摸”的空中目标“白忙一场”。另外,雷达做得很轻巧,卡车拉着就能跑,这意味着敌方无法掌握雷达位置,也就无法进行先制攻击了。

  “陆战风暴”不停歇

  有人说,头几届中国航展是“天上热闹,地上安静”,随着中国兵器工业几家大集团参加,大批外贸型陆战兵器让现场变得“无时不高潮”。从另一个角度看,未来战争早已超越空间局限,地面兵器与航空兵器同为作战体系不可或缺的一员,了解航展上的国产地面兵器,也能对中国军工实力有个清晰的了解。

  为适应大量地面装备参展的情况,航展主办方在户外开辟数万平方米的动态演示区,供各种外贸型陆军装备表演爬纵坡、过壕沟、涉水池、蛇形机动等项目,用“真功夫”赢得信任。

  记者观摩多次演示,感受到国产“铁甲威龙”的冲击力。一次约30分钟的演示中,超过20款战斗车辆在多个项目中分批出场,它全都涂上沙漠迷彩,透着浓浓的实战气息。且不论VT4主战坦克、VN12步兵战车、VP11轮式防雷车等重型车辆近乎“碾压”的越障表演,就是小巧如卡丁车的CS/VP-4全地形车也上演了快速通过蛇形路、翻越垂直坡、横向翻越凸岭、沙地直线高速行驶、原地转向等精彩动作,全场拍手叫好。这还不算,所有车辆演示完毕后,有序地组成体系化的装甲作战集群,匀速行进至展台前,以“大象漫步”的姿态向来宾们致敬。看完演示出来,记者拦住一位专业观众询问感受。“没有‘中国造’的陆军先进武器世界,是名不副实的。”这位参加过十多个国际防务展的军迷自信地说。

  而在室内,国产陆战武器也排得密密麻麻,让人有种“压迫感”。VT4坦克、VN17步兵战车、ST1轮式突击炮等,涵盖了机械化步兵部队的主战装备,而PLZ-52式155毫米榴弹炮、SR系列远程火箭炮、155/122毫米车载榴弹炮、120/81毫米车载迫击炮等,则足以组成一支完整的现代化炮兵部队,蓝箭-7/9反坦克导弹、红旗-10反坦克导弹,形成陆军反装甲武器系列,而无人作战车辆、无人机、全地形车等武器,则可以用于步兵班组作战和特种作战。

  无人机“脑洞大开”

  本届航展上,若论型号居多的军品,无人机绝对算得上,其中不乏一些设计奇特的新产品。

  航天科技出品的“彩虹-7”隐形无人机,外观科幻得让人联想起B-2隐形轰炸机,通过交流得知,该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蒙皮制造,不仅轻,而且雷达反射信号小,同时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起飞、降落等各项指令,可以忽略人类飞行员的身体承受极限,使飞机留空时间大大延长。

  中航工业推出的“攻击鹰-2”更有意思,它的机身是流线设计,可起飞和推进却是靠着四个涵道式螺旋桨,机身两侧分别有两个由涵道包裹的螺旋桨,起飞和降落时,螺旋桨呈水平状态,飞行时则通过涵道式螺旋桨的活动偏转来实现。由于起降方式像直升机,它不但能从地面起降,也可搭载到舰船上。在世界上,这种构型的无人机很少见,反映出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已从“跟跑”走向“领跑”。

  “旧筒”装上新武器

  记者来过航展多趟,可这一届上,“认错对象”的情况经常发生。在外场,航天科工展示了一台硕大的导弹发射车,样子很像红旗-9地空导弹,记者刚想开口咨询讲解员一些打击空中目标的情况,但下意识看了一下铭牌,说出去的半截话又打住。原来,这辆发射车尽管有与红旗-9雷同的四根巨型发射筒,里面装的却是货真价实的地地导弹,望着车旁一枚半剖面的导弹模型,发现它的战斗部非常大,而且弹体上有四片梯形弹翼和四片尾翼,尾部还有四个小型燃气舵,用于导弹垂直发射后朝目标飞行的转弯。考虑到它的机动飞行能力强,现有反导拦截弹都很难将其阻挡住。

  (本报珠海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共享进博会
   第A09版:共享进博会
   第A10版:共享进博会
   第A11版:共享进博会
   第A12版:共享进博会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看到我们,对手会大吃一惊!
追航展 累并快乐着
新民晚报要闻A04看到我们,对手会大吃一惊! 2018-11-07 2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