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作为新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始建于1957年6月17日,队伍短小精悍、一专多能。61年过去,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61年过去,整个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
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因为小草,最嫩也最坚韧,哪怕在干燥的内蒙草原,只要一点点雨水,便会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他们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卓越姿态不仅活跃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巡演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了“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但无论是老队长巴图,还是现编队员,无论在后台,还是在幕前,他们始终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也始终不辞辛劳、风雨无阻。
为群众送去文化欢乐、向百姓传递党的声音,这样身边的“文艺轻骑兵”还有不少。早年的乡村电影放映员、“文艺传习所”、田野说唱者……我想我们要以最切实的行动,去学习,去致敬。因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寻找源头活水,这样的文艺作品和队伍才不失优秀传统,无愧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