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现的是包括品位、追求、审美在内的个人形象。艺术节,展现的是一个城市包括品位、追求、审美在内的整体形象。今晚落幕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年来,已成长为国际化、专业化的“城市形象代言人”,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重要的精神注脚。最为关键的是,艺术节把平淡生活点石成金,让百姓生活更加丰富美好。
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展现了五湖四海的最高艺术水准。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在舞美技术层面的历史性突破,体现了“上海文化”品牌的“上海制造”能力。川味《茶馆》,从热爱茶馆的四川人的角度,演绎了老舍这部当年绘就北京城各色人等的风情画卷,也别有趣味。
艺术节集纳了国际一流的最新节目制作。罗伯特·威尔逊的《睡魔》去年刚在德国首演,接着去了一次芬兰,紧接着的亚洲首演就是在上海。这部在音乐、舞蹈、灯光的节奏上高度吻合且极具独特审美风格的作品,也代表了德国人和杜塞尔多夫这个城市的特质:各元素精准契合,形成了整体和谐。
艺术节惠及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几十元一张的低价票,让欣赏国际一流演出不再遥不可及。“艺术天空”板块让更多国际名团在草坪上、绿树旁,鸟语花香的“伴奏下”与市民的心灵共振。甚至遵义老区的百姓首次在街头看到了意大利女子合唱团……
艺术节的魅力正在曼延,辐射到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