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出现越来越多“小刘翔”
厉苒苒
■ 如今,新一代“小刘翔”出现,图为谢文骏(右二)与曾建航(右一)等人在训练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昔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一举成名,成为第一位获得奥运短道项目冠军的中国人、黄种人。中国田径展开高光一页。

  今近年来,中国田径运动全面开花,稳步提升,除了传统强项竞走、投掷类项目以外,在最受关注的男子100米项目上,以苏炳添为代表的中国运动员屡创佳绩。在上海,体教结合、科学培养,年轻运动员的选拔也向着更全面、更多元、更广阔改变。

  本报记者 厉苒苒

  刘翔,无论对于中国体坛还是普通上海人而言,这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早在17年前(2001年5月),《新民晚报》就以一篇《用金牌回报父母》报道了初出茅庐的刘翔,当时的他,还不到18岁。

  撰写这篇文章的本报记者阎小娴记得,初识刘翔,是在20年前。上海莘庄基地,一个骑着单车、满头大汗的大男孩,被教练孙海平叫到了她面前。当时,刘翔还只是上海队一名初出茅庐的小队员,在几次全国田径赛上成绩提升飞速,孙海平评价:“这个孩子有戏!”也因此,有了后来的《用金牌回报父母》一文。

  在刘翔家,这份17年前的报道被刘翔父母珍藏在了剪报本里——有空时,他们会把那几本剪报本拿出来翻翻,里面凝聚的是儿子汗水青春的见证。

  2015年4月7日,刘翔宣布退役。退役后的刘翔,过起了自己中意的小日子,却依然关注田径、关注体育。他曾担任田径世锦赛的推广大使,并在不少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展露身影,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专心做慈善。

  刘翔退役了,但上海的跨栏优势传统依然延续。在今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刘翔的师弟谢文骏蝉联男子110米栏冠军。中国选手完成该项目九连冠的霸业,这其中,连续六届,都是由孙海平麾下弟子获得冠军。全运会八连霸,亚运会六冠王——后刘翔时代,被称为“跨栏教父”的孙海平在这个项目中的影响力,在国内甚至在亚洲,依然无人能敌。

  3年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孙海平随后就成立了自己的田径运动中心,被梦想推着始终在前行,他说:“要想长期保持中国短跨在亚洲的霸主地位,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断档。”

  刘翔退役后的这些年,上海的运动员选拔也向着更全面、更多元、更广阔改变。本月初刚刚结束的上海市第16届运动会规模远超以往:16个区全部组团参加青少年组比赛,46所大学组队参加高校组比赛,注册参赛的运动员人数超过了3万人,为历届最多——四年一度的市运会,从来就是年轻小将们闪耀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小刘翔”“小姚明”在赛场诞生。

  刘翔退役了,当年因为他而落户上海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原黄金大奖赛)却依然延续。

  刘翔对这项赛事很有感情,曾多次表示“作为一个上海人,我为家乡能举办这样高水平的赛事而自豪”。甚至,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刘翔也是选择在2015年的钻石联赛上说告别。

  十年培育,即使刘翔告别赛场,赛事与上海的情缘却难说再见。从2005年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起步,进而升级到世界最高级别的田径职业赛事,钻石联赛上海站不仅让中国观众在家门口欣赏到最高水平的田径对决,更为中国小将提供了与田坛巨星直接较量的平台。苏炳添、张培萌等这些已小有名气的中国田径新星,在国际赛场的首度精彩亮相,无一不是在上海。

  厚植体育文化土壤,打造更优质的赛事。如今,钻石联赛上海站已成为上海又一张体育名片,成为上海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助力打响“上海服务”中的重要一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4版:上海味道
支部建在团队 团队凝聚群众
身在养老院,从容活在当下
上海出现越来越多“小刘翔”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3上海出现越来越多“小刘翔” 2018-11-25 2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