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训练之余学专业~~~
训练之余学专业~~~
训练之余学专业~~~
训练之余学专业~~~
训练之余学专业~~~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训练之余学专业
17名世界冠军走进“冠军班”
孙云
  从今年10月的印度尼西亚残奥会赛场载誉归国没多久,初出茅庐就一举获得四金一银的上海女选手辜海燕开始迎接一个新的挑战——19岁的她,与许多年龄已经达到三四十岁的队友们一起,成为了上海开放大学的一名新生。而这个拥有17名世界冠军的班级,也成为上海开放大学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个班级。在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与上海开放大学合办的首个“冠军班”中,17名残疾人世界冠军将开展1年半的学习并争取获得高中学历,为今后进修专科、本科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开学典礼上,由班主任带领着,身着国家队队服的残疾人世界冠军们郑重宣誓:“为了闪耀青春年华,我们愿意学习!为了人生美丽和谐,我们愿意学习!为了命运创造奇迹,我们愿意学习!为了铸就幸福生活,我们愿意学习!”残疾人世界冠军们拿出了与投入运动训练相同的激情与毅力,誓把文化学习好好完成。

  据中心负责人介绍,与健全运动员一样,残疾人运动员把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扑在训练场上,为了挑战极限,他们要付出更多努力,承受更多考验。所以,上海的残疾人远动员大多数学历平平。为了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也为了让他们在退役后有更高的就业层次,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已连续多年在训练之余为残疾人运动员开设各种文化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了更好开展系统性的学历教育,历经半年时间筹备,上海市残疾人体训中心又与上海开放大学共同合作开设了首个“冠军班”。

  为便于运动员在训练之余集中学习,培训将由上海开放大学闵一分校采取送教上门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在常规文化课之外,定制了适合残疾人运动冠军们的培养方案,如开设运动心理、康复理疗等特色课程,旨在让这些课程学习更能促进残疾人运动员的体育训练。首个“冠军班”共有17名学员,均为在残亚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上获得过金牌的残疾人选手。完成学业获得高中学历后,他们还可以进一步深造,就读上海开放大学的专科和本科课程。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阳光天地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5版:国家书杂志/设计之都
   第A26版: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 /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9
特奥融合运动“跑”上快车道
两年“磨”出一个全国冠军
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活动举行
徐汇区展示残疾人就业成果
17名世界冠军走进“冠军班”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1217名世界冠军走进“冠军班” 2018-11-27 2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