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于华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她更深植于我们的DNA当中”,人与自然合谐共存,是面对外在世界时东方人的一种智慧。
相传始于唐代,发展至今的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将传统优秀的文化艺术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转化为促进人们幸福生活的创造力?
此次展览呈现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各专业方向在当代的材料艺术设计中新的尝试,结合玻璃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纤维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特性来探索当代水墨语言在材料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本次展览师生作品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更是将艺术融入了大美生活: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汉光瓷创始人,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游宇教授的陶瓷作品是李老师带领本专业优秀毕业生为上海进口博览会各国领导人宴会用瓷设计以及国礼瓷设计,代表了当前国际日用瓷设计与制作的最高水平。
马克(Marc Leuthold)教授是我校全职引进的国际专家教授,此前为纽约大学终身教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国际陶艺家协会的常任理事,他的作品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被世界各大重要博物馆收藏,此次创作的作品是他将水墨与陶瓷有机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刘众老师带来的艺术时装是以当代水墨大师的作品为设计灵感元素。该系列设计主要是通过印花技术来实现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为了让绘画和人体,以及服装结构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所有的绘画作品都经过电脑制图的二次创作。实现画中有衣,衣中有画,人在画中,画在衣中,人、画、衣融为一体。为大师们的绘画作品更多元化地融入生活创造出一种新的可能性。
此次展出的大师水墨丝巾系列,由我校青年教师张岚老师指导,纤维艺术设计专业刘宣麟同学设计,上海打样堂支持制作。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突出水墨的装饰性及时尚感,充分展现了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设计理念。纤维艺术专业蒋艺老师与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院长克劳斯·海斯教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水墨涂鸦系列作品,由上海鼎天时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用数码提花技术,最终以挂毯的形式呈现。
我校秦岭老师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以传统文人水墨为核心语言进行当代玻璃艺术创作,此次展览的作品是他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艺术创作项目的系列作品,另外还展示了他带领本专业同学一起于2018年夏天刚刚完成的水墨户外琉璃公共艺术作品,也是目前国内完成的最大的户外琉璃艺术作品。
此次展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学成果的汇报,此次展出作品中包含了许多我校优秀学生作品,这是对我们教学创新实践的回馈与肯定。
必须明确的是,各种技术的使用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对外在世界的敏锐感悟,才是材料艺术设计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次水墨语言在艺术生活化中的应用仅仅是一个起始,在未来的实践和研究上其实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这也为今后的艺术教育之路点明了更加长远的方向。
十日谈
水墨春秋
责编:吴南瑶 林明杰
一本文学刊物的历史,也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学记忆和时代新貌,明起刊登一组《文学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