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囥在城市西边角落的“沪语推广基地”
~~~囥在城市西边角落的“沪语推广基地”
~~~囥在城市西边角落的“沪语推广基地”
~~~囥在城市西边角落的“沪语推广基地”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年学会上海闲话
囥在城市西边角落的“沪语推广基地”
朱渊 叶聆 陈盈文
  海

  闲

  话

  囥在城市西边角落的“沪语推广基地”

  独脚戏是属于上海人的独家记忆,上海话却正成为更多新移民的城市烙印。正在沪上热演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两位主演毛猛达和沈荣海,前天将舞台从剧场挪到了学校。

  你究竟是要到“人民公园”还是“人‘命’公园”?问你要“学生证”,不是“‘猢狲’证”!伊欢喜吃的是“山楂片”,不是“三扎片”……新泾中学的多功能厅里,孩子们被这对加起来130岁的“黄金搭档”幽默诙谐的“沪语纠错”逗得捧腹不已。而这对自诩“上海话活体教科书”的老搭档,也被台下能唱沪剧、上海闲话“乓乓响”的孩子们所感动,不约而同感慨道:“没想到,在这里还囥了这么一个‘沪语推广基地’。”

  沪语环境

  新泾中学地处上海西边角落,周边有轨交2号线和9号线站点。两位独脚戏演员“就地取材”活跃气氛。“侬是坐几号线到这里来的?”“2号‘死’”,“噢哟,我从松江过来,9号‘死’”,上海话尖团音以及音调、语气的细微差别,让“线”成“死”,台下师生笑得前仰后合。而因平舌和卷舌音搞混以及停顿不当的笑话更让人捧腹,明明是善意提醒阿姨“你钥匙掉了”,却说成了触霉头的话:“阿姨,你要死掉了。”

  “作为上海本土非遗的传统独脚戏,要传承,离不开沪语的大环境。”毛猛达说,以前独脚戏之所以“闹猛”,那是因为它扎根在这方土壤,周边都是听沪语、说沪语的人。而如今,沪语环境的改变是沪剧或是独脚戏这样的本土戏曲曲艺剧种面临的最大危机。培植好土壤才可能让本土戏曲曲艺之花开得灿烂。

  让沈荣海激动得几乎流下泪来的,是一群能将沪剧《沙家浜》唱得“有滋有味”、能用地道上海话朗诵诗词的新泾中学的同学们,他们中最小的不过12岁。更难得的是,其中三分之二还都是新上海人。沈荣海感慨,现如今,很多土生土长的上海囡囡都说不来上海话,却能在这里听到最正宗的上海闲话,用乡音和孩子们交流,这才是城市里最动听的声音。

  品牌课程

  很难想象,台上说着一口流利上海话的付绍阳来自山东,因为是新移民,家中祖孙三代就他一人会说上海话。“老师现教,我们现学的。”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是惊人的,短短两年工夫,绍阳已经能和居民楼里的“老上海”们聊天了。同样,因着学校的沪语特色课程而掌握“新语言”的还有徐墨涵,他唱的沪剧《芦荡火种》就连毛猛达都叫好不已。来自安徽的他,两年前只能听懂几句上海话,但现在却成了小区里爷爷奶奶口中“伊格上海闲话讲了交关好额囡囡”。  

  自1995年就开设沪剧特色班的新泾中学,围绕沪语推广展开了一系列品牌课程。该校学生沪剧团成立20年来,创作排演《中国梦定能早实现》《母亲》《虞美人》《美在新泾》等100多个节目,获得国家、市区学生艺术节和市大、中学生戏曲表演电视大赛众多奖项,并向上海沪剧院、长宁沪剧团、宝山沪剧团输送王丽君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2015年学校被评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研习暨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

  城市烙印

  校长钟杨告诉记者,学校推广沪语课程整整20年,分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适用于全体同学,课程中会融入沪语元素,而拓展课程则通过课本剧、沪剧的创排让学生们更快地融入沪语环境。当然,由于沪语环境早些年的低迷,学校在推广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阻碍,“有些家长觉得沪语学了也不能加分,这样的课程浪费时间。”但随着人们对融入城市的渴望不断加深,这一特色课程逐渐成为学校招生的一块金字招牌。“去年,就有老人家专门将孙儿送来学校报名,他还特地强调希望孩子能进沪语班,老人说‘我最看重的就是你们这里教上海话’。”

  现如今,新泾中学已然是一方小小的沪语推广基地。很多想让孩子留一口乡音的家长会特地带孩子来报考,这里也为上海各大沪剧团输送人才。去年进入上海沪剧院的青年演员刘敏杰就毕业于新泾中学。而长宁沪剧团、宝山沪剧团也纷纷在这里选取“好苗子”,希望能和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对接,有的放矢地培养接班人。

  坚持推广沪语,钟杨的想法很简单:“即便来自五湖四海、即便未来将走向世界各地,但雁过留痕,你在某个城市生活或是成长,总要或多或少留下些痕迹。一口好听的上海话,就是这座城市能留给孩子们的烙印。”

  本报记者 朱渊

  新民图表 制图 叶聆

  (图片来源 陈盈文 摄)

  《石库门的笑声》向100场进军

  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大年初五(2月9日)起又将在中国大戏院开启新春档演出。而在2019年内,它有望向100场进军。

  毛猛达和沈荣海他们用全部心血打造这部独脚戏佳作,既为圆梦,也为着对演了一辈子的独脚戏的那份爱和肩上传承的重任。

  毛猛达说:“我们出道时全市有几百个独脚戏演员,招生有几千人报名。”他不忘为上海新成立的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打广告,“中心正在招新人,大家有兴趣,务必要来试一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4版:上海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5版:上海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8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9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专版
   第A24版:俄罗斯专版/新民海外
扫一扫
大坂直美 澳网夺冠
两年学会上海闲话
海纳百川
新民晚报文体汇A11两年学会上海闲话 2019-01-27 2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