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白兄,一路保重!
沈嘉禄
  ◆ 沈嘉禄

  引导孙女背唐诗,我没有计划,顺其自然,不做老师只做同学。我们祖孙俩一起学、一起背,有时我假装“卡壳”,她就会提醒我。

  学龄前儿童背诵唐诗宋词,这虽不能说是中国人的专利,但肯定是大多数家长乐意选择的启蒙教育。从“鹅、鹅、鹅”起步,中国诗词所营造的美丽图景将一路陪伴孩子的成长,这实在是传统文化给予的莫大惠泽!与旧时私塾面对木刻线装本的死记硬背有所不同,今天的孩子能接触到的唐诗宋词大多是图文并茂的绘本,生动活泼,有些还出自名家之手!

  戴敦邦先生曾送我一套古典诗词绘本,是以植物、动物、时序来分类的,这样就便于家长引导孩子从某个单项切入,山阴道上,渐入佳境。我三哥沈嘉荣也出过多种绘本,有几种是以儿童诗为题材的,他画的婴戏图可以一下子将孩子带入欢欣雀跃的场景中。在孙女南南就读的蓬莱路幼儿园,董老师和葛老师就是通过儿歌来引导孩子们接触唐诗宋词的,这也为她搭建了通往古典文学语境的桥梁。

  再说我,我是通过几条线索来为孙女挑选诗词的,一是时序,包括二十四个节气,比如到了立春、清明、中秋、重阳,就挑一首给孩子讲解,然后教她背诵。二是动物,从农耕社会常见的家畜到传说中的吉祥瑞兽等,只要她突然想起,或在别的书上看到,有了兴趣,我就从古诗中找一首出来加深她的印象。三是花卉,一年四季各不同,家里有盆栽或鲜切花,我就根据花期来引导她。四是食物,瓜果菜蔬、糕饼米面等与民俗有关的对象都有诗咏,都可琅琅上口。还有儿童游戏、风土人情等,都是值得赏析的主题。

  引导孙女背唐诗,我没有计划,顺其自然,不做老师只做同学。我们祖孙俩一起学、一起背,有时我假装“卡壳”,她就会提醒我。一开始一首七绝要背两三天,现在一首七律一两天就能拿下了。小孩子是白纸一张,记忆力强,能背个滚瓜烂熟其实也不算什么,关键是有些词句要弄明白。所以,每首诗词我都得给她讲故事,包括作者的身世、时代、背景等等。昨天我问孙女:春节到了,家里要吃什么?她说,吃春卷、年糕、汤圆、八宝饭,还要喝屠苏酒。其实现代人不喝屠苏酒了,这是她背了王安石的《元日》后知道的,春节有“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规定情景——可惜,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

  为了加深印象,我们有时还会进入主角。有一次我给南南背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她一人扮演了周瑜、小乔、诸葛亮等三个角色,居然都能惟妙惟肖,特别是“小乔初嫁了”一句脱口,那故作羞涩状实在叫人忍俊不禁。还有一次,她从幼儿园回来告诉我,某男同学会背很长很长的《将进酒》,她要挑战他。那好,我马上教她,三天她就背出来了,也知道了“金樽”“高堂”“圣贤”的意思,稍稍懂得了“唯有饮者留其名”对诗仙李白的真正价值。

  出于我个人的爱好和启蒙的便利,我们背得最多的,就是李白的诗。背诵《赠汪伦》一诗时,我们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然后我给孙女讲解“踏歌”是怎么回事,从网上找出马远的《踏歌图》给她看,再演示了一下。最后,李白与汪伦在岸边分别了,我立在船头拱手作别:“汪伦兄,谢谢您的盛情款待,让我在桃花潭好吃好喝,饱览美景,胖了三斤。”孙女擦擦眼皮,再挥手送别:“李白兄,一路保重,回到长安后记得给我发个微信,报声平安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4版:上海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5版:上海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8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9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专版
   第A24版:俄罗斯专版/新民海外
孩子,我想牵着你的手
培养孩子自律,你有什么高招?
李白兄,一路保重!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亲子A19李白兄,一路保重! 2019-01-27 2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