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上海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5位市政协委员集体接受记者采访建言民生问题
~~~5位市政协委员集体接受记者采访建言民生问题
~~~5位市政协委员集体接受记者采访建言民生问题
~~~5位市政协委员集体接受记者采访建言民生问题
~~~5位市政协委员集体接受记者采访建言民生问题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老托幼旧改乡愁 都在心头
5位市政协委员集体接受记者采访建言民生问题
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
  本报讯 (记者 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养老服务、幼儿托育、旧区改造、乡村振兴……昨天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着力解决‘老、小、旧、远’民生问题”记者集体采访会,陆月星、蔡友铭、黎荣、凤懋伦、卢永毅等5位委员,就老百姓关注的一些民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养老服务 要放量提质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凤懋伦说,通过对近3年来政协委员关于养老提案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得出的结论是,上海的养老服务要放量提质。

  “随着上海深度老龄化的发展,上海对养老的需求在放大。以老年助餐为例,2008年的规定,对养老助餐限定了很多条件和门槛。但现在不少人都希望能够吃上养老餐,能否满足这些需求,值得思考。”凤懋伦建议,在已有老年人助餐点的基础上,再建立一批社区食堂。今年,“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

  幼儿托育 要便利实惠

  “既要解决托育难,也要防止托育贵。”市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黎荣认为,要充分考虑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入托便利性,把发展普惠性社区型托育机构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按照“托管为主,收费低廉”的原则,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便利、实惠的托育服务。

  黎荣建议,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托育服务,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多办托班;对家庭老一辈带养幼儿,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同时还要加大托育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旧区改造 要啃硬骨头

  “老城厢可以说是上海城市之根、文化之源、发展之基。”市政协常委、人资环建委员会主任陆月星,介绍了老城厢风貌保护和旧区改造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情况。 “老城厢的历史风貌损毁严重,危房旧屋集中成片。生活在里面的老百姓存在着三难:做饭难,如厕难,洗浴难。”陆月星认为,要破解旧区改造的难题,“既要对历史负责,也要对人民负责。”

  课题调研参与者之一的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永毅指出,老城厢的旧区改造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将旧区改造和历史保护结合起来思考。她建议动员社会力量,集聚各方智慧,多样性整体保护老城厢。

  乡村振兴 要体现特色

  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蔡友铭介绍了乡村振兴课题调研情况时表示:“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农村要有农村的特色,不能简单复制城市建设形态。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保护村庄肌理、自然水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水而居,体现江南特色。”

  他建议加快乡村宜居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的交通设施,加快乡村与城市的联通。“乡村振兴,就是农业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海完全可以成为农业科技强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4版:上海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5版:上海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8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9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专版
   第A24版:俄罗斯专版/新民海外
城市湿垃圾处理重在末端处置
养老托幼旧改乡愁 都在心头
环保袋进会场
老字号也需要“多样化表达”
“委员时间”委员唱主角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关注A09养老托幼旧改乡愁 都在心头 2019-01-27 2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