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2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除夕的柴,除夕的肉
张秀英
  张秀英

  想起儿时过年。除夕了,父母忙着团圆夜饭,我们喜欢出门去玩,尽兴了,就坐在田埂上、趴在垄沟里,看天,看地,看得最多的是每家屋顶上的炊烟!

  炊烟是烟囱里冒出来的烟气,所有的烟气都是相同的,又都是各不相同的。

  平时的农家,炊烟是一团团、一簇簇的,颜色很黑,像灶头上烧饭的锅底,像一根黑带,直直地升上天空,顺着风向上飘去,散去的速度很慢。那是用稻柴烧出来的炊烟。

  稻柴烧火,一点就燃、就旺,但燃点小,火头也小,旺的时间很短,所以只能烧蔬菜之类。也好,那时的农家不富裕,平时的饭桌上多的是自种的蔬菜,用稻柴烧也够了。

  除夕就不一样,年夜饭的炊烟是青烟,青烟从烟囱涌出,出了口子就升腾。烟气很淡,袅袅婷婷,斜斜地升起一米、两米,然后弥散、飘逸,飘入蓝天,融入云层。这样的炊烟,是用花萁柴烧出来的。

  花萁柴是棉花的秸秆,指头般粗,但很硬、很脆、耐烧,火头旺而明亮;烧火很省力,往灶膛里塞一把柴,再用火钳捣鼓几下,在里面搭一个三角架子,一镂空,氧气就足,这柴禾就噼噼啪啪声不断,很热闹,很喜庆。

  看到了这样的炊烟就欢喜——今天有红烧肉吃了!我们知道:好柴配好菜,烧花萁柴的一定是红烧肉。那个年代,吃肉是一种渴望、一种期待,农家过年才有肉吃,想馋了,也等馋了。

  其实有看头的炊烟,也不是花萁柴烧出来的烟气。那天,我发现,我家烟囱里的炊烟更淡、更细了,薄如云烟,通透明亮,在阳光下发着光,光与西斜的太阳光线融在一起。这样的烟气弥漫在村庄的上空,村庄的上空就如祥云缭绕。

  那是在烧什么?急吼吼奔回家去,进门就大喊:“妈,我们家烧的是什么呀?”母亲笑眯眯,父亲笑呵呵,揭开锅盖:“自己看。”哇!是一大锅的肉,酱油红的汤水里泛着一个个小泡泡,小泡泡汩汩地响个不停。什么肉呀?母亲说:“猪头肉,已经剔了骨,等会盛到钵头里,放上一夜,明天就可以吃冻肉,吃上几天,吃个过瘾。”

  烧猪头肉先要旺火然后再文火,最适合的柴禾就是树柴。树柴是树上砍下来的枝干。我想起来了,父亲一有空就去修整大树,把砍下来的树枝锯开,截成一段段,再风干,码好。原来,它是派了这个用场。

  树柴烧出来的炊烟最好看;树柴烧出来的猪肉最好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7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0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0版:夜上海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4版:民间收藏
   第A15版:设计之都
   第A16版:家装专版
拜年进行时
接父母到家过年也是孝
压岁钿记趣
三言两语记
除夕的柴,除夕的肉
由“让渡空间”勾起的回忆
“臭年糕”的滋味
金猪迎春(剪纸)
新民晚报夜光杯A12除夕的柴,除夕的肉 2019-02-05 2 2019年02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