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下挂在腰包上的喷壶,邢敏轻装上阵。这可不是偷懒,只是人实在太多,怕壶嘴碰到游客。如织的人流中,记者几次举起手机想给她拍段视频,可几秒后她的身影就淹没在滚滚人流中,再也找不着了。邢敏负责的正门到九曲桥,正是豫园最中心的地带,也是人流最密集的区域。“大客流情况下,桥上每隔两小时就要扫一次。豫园平时人就多,节日更多,我只能拿着小扫帚簸箕和钳子,跟着队伍慢慢走,还得特别当心不要扫到人。除了吃饭,也没休息的时间。”邢敏说。老家安徽阜阳的她,今年已是第9年在上海过年了。
豫园物业申海保洁公司保洁负责人冉琼说,130多名保洁员工中,超过99%都是外地人,这么多年来,都已经习惯春节每天12小时的忙碌。虽然除夕夜豫园封城,但景区周边道路仍是大客流,负责保洁的上海欣园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豫园示范班组一刻也没闲着。除夕下午,记者来到班组,班长施伟和几位内勤人员正在包饺子。再下点面条,炒几个小菜,一顿简单却热闹的集体年夜饭就算吃过了。施伟说,班组保洁的辖区范围是复兴路、河南南路、人民路以内的中小道路、10个厕所和15个二级旧里小区,其中城隍庙和沉香阁是除夕夜重点保障对象,要赶在烧头香的游客聚集之前把道路清扫干净,还得配辆洒水车预防火星四溅。
有趣的是,豫园班组里父女档、兄弟档、姐妹档特别多,有时老家有事,一走就是好几个。但每年春节,大家都很自觉,几乎无人请假,每天早班16个小时、中班12个小时,客流量大时晚上还得加班。“春节里,垃圾量和工作量都超过平时一倍,2.75吨的垃圾车每天要清出六七辆。不仅要安排双岗,管理人员也要上街帮忙。”施伟说。
在旧校场路上,来自四川泸州的潘祖艳正拿着专用小扫帚穿梭在人群中。这条路上有一溜小吃店,地上长长的羊肉串棒子扫不进小畚箕,只能用手去捡,每天俯身的动作就要做上百遍。令人头疼的还有游客垫在台阶上的小广告,人一起身,一排小广告就到处乱飞,很难清理。等到限流栅栏竖起,道路保洁就更难,只能跟着人群排队进去清扫,再找个地方请警方开个小口出来。
“今年是第8年在上海过年了,老公孩子前天早上刚到,初十回老家,年年如此。”她说,父亲也在班组里,负责福民街那一段,父女俩虽相隔数百米,工作时间却碰不了头。而在旧校场路上的厕所,环卫工人也在不停地拖干净地上的水渍。“这个厕所日均客流量一万多,节日里老饭店、绿波廊吃饱老酒的很多,常常吐得一塌糊涂,更是雪上加霜。”施伟表示。
去年大年初一,班组里有员工的扫帚不小心碰到了游客的衣服,从而引发投诉,还被索赔精神损失费。今年,施伟仍有些提心吊胆:“我们很理解游客穿新衣服过年却被扫到的心情,但也希望市民体谅环卫工,毕竟一个人在马路上站16个小时都吃不消,何况他们是不停地走。”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