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浦东残联不断探索新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去年开始,浦东残联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一家专业电子科技公司对残疾人学员进行首期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维修培训。针对第一期培训班中表现突出并有创业意愿的9名学员,又开展了第二期培训班。通过“面对面”“一带一”“师傅带徒弟”等方式,用半年的培训时间,让他们逐步掌握维修的各项技能和客服理念、店铺运营技巧。
培训中,老师细心观察,发现每个人的优势并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学员性格偏内向,不喜交流,对技术研究更有兴趣,老师就在课堂上为他创造更多的维修实践机会,以便更快提升技能;有的学员社会经验相对丰富,沟通能力强,但年龄较大,视力不是很好,老师就建议他往客服方向发展。掌握这一实用技能后,有的学员从一开始免费给邻居朋友帮忙,到后来开始收费维修,既增加了收入,也增强了自信;还有的学员通过帮家人修手机、电脑,得到家人和孩子的尊重和敬佩,在家中的地位无形中也提高了。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到了临近培训班“毕业”之际,也有学员们对创业就业产生了种种犹豫和徘徊,在区残联和培训老师的鼓励下,他们终于鼓起勇气,迈出了第一步。这是浦东残联打出组合拳开展新型职业技能培训的孵化成果,也是残疾人追求小康之路的勇敢尝试。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