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打交道,已经成为欧盟的一大挑战。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在开幕式上说,德国一直致力于在北约内部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但特朗普却似乎立志要拆台:在北约军费问题上多次指责欧盟“占美国便宜”;利用欧洲内部分歧,拉拢波兰召开中东会议,“打脸”在伊核问题上与美国持相反态度的欧盟……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美国副总统彭斯在本次慕安会期间索性放弃了“表面和谐”,公开打起擂台——默克尔批评美国的孤立主义,称国际秩序不应被简单打碎,反对那些觉得自己可以单独解决问题的人;她还在会上罕见地明确指责美国将德国对美汽车出口看成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默克尔的演讲,得到了“罕见的长时间、热烈的起立掌声”。而作为特朗普左膀右臂的彭斯也秉承了“特式”强硬作风,在随后的发言中强烈批评欧盟在伊朗和委内瑞拉问题上的观望立场,要求德国不要与俄罗斯合作天然气管道项目……一系列的发号施令,让欧洲国家无法忍受。
如果说去年慕安会上美欧虽然有分歧但还能维持表面客气,那今年慕安会的火药味让不少与会代表更加忧虑西方世界的失序。对欧洲来说,接下来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到底要不要另扯大旗跟美国对着干?毕竟,眼下的美欧分歧还是基于利益不均的龃龉,而不是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对峙。一旦哪天关系缓和、美国要算旧账,那么挑头扯大旗的,或许就要倒大霉。于是,最善于打小算盘的欧洲政客们把眼光瞄向了东边,“资深”政客默克尔在会上谈及《中导条约》多边化时,话锋一转将中国和俄罗斯扯了进来,表面上强调两国的重要作用,但这颗“糖”里包裹的私心,不可谓不深。
在本届会议上,中国与大多数国家一道,传递出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协作的强音。中方的态度清晰、理性和审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不是要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正如与会智库剑桥全球咨询主席道格拉斯·卢特所说,“当下各国应该多思考合作,而非竞争”。这句话指的不仅仅是美国,还有欧洲以及与会的各国。
本报记者 吴宇桢 卫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