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全国两会·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委员建议调整风险补偿金政策降“虚高”不良率
~~~委员建议调整风险补偿金政策降“虚高”不良率
~~~委员建议调整风险补偿金政策降“虚高”不良率
~~~委员建议调整风险补偿金政策降“虚高”不良率
~~~委员建议调整风险补偿金政策降“虚高”不良率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发放助学贷款为啥不起劲
委员建议调整风险补偿金政策降“虚高”不良率
江跃中 方翔
  本报北京电 (特派记者 江跃中 方翔)2004年9月至2018年8月,承办上海市校园地助学贷款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计发放14.91亿元助学贷款,其间国家财政共计支付银行风险补偿金近1.5亿元,截至2018年8月底,实际不良贷款金额仅为1700万元左右。1.5亿元的风险补偿金,远远大于目前的不良贷款金额,完全可以覆盖银行的风险。“可是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积极性并不高,主要原因是风险补偿金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不能‘抵扣’不良贷款。”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在提案中建议,调整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切实降低助学贷款不良率的“虚高”。

  据倪闽景委员介绍,目前国家层面针对校园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的管理尚未制定相关文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使用缺少可参照的政策依据,因此,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根据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风险补偿金计入相关商业银行“收入”,但既不能用于“抵扣”不良贷款,其中的结余部分也无法用于救助死亡、丧失劳动能力的借款学生,导致助学贷款不良率“虚高”。“按照银行业对于不良贷款金额比率的统计口径,上海市校园地助学贷款总体不良率较高。如参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将风险补偿金确认为递延收益,待确认助学贷款损失时,计入当期损益,则1.5亿元的风险补偿金,完全可以覆盖1700万元左右的不良贷款总额。”

  倪闽景建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尽快制定和出台国家开发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并规定明确收益性质,银行对收到的风险补偿金,应确认为递延收益,这样就可降低助学贷款的不良率,提高相关银行的工作积极性;明确使用原则,校园地贷款风险补偿金若低于贷款损失,则不足部分由经办银行分担,若超出贷款损失,则超出部分为结余奖励;明确使用范围,结余奖励资金可用于救助死亡、丧失劳动能力的借款学生,也可用于宣传教育、业务培训等相关支出等。“更科学、更真实反映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不良贷款情况,进一步激发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积极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现场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旅游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9
科学试验绝不能逾越伦理底线
科研人员底气足
如何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银行发放助学贷款为啥不起劲
民航局副局长:暂停波音737-8商运,中国是全球第一家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话题A06银行发放助学贷款为啥不起劲 2019-03-12 2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