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专业一起参与
这次诗歌征集活动内容以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为主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书写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上海现在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家诗社,写诗,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上海发起这项诗歌征集活动,不仅仅面向专业诗歌创作者,而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全世界用汉语写诗的人,邀请大家书写对新中国的感情。
据上海作协副主席、诗人赵丽宏介绍,业余作者专业作者一起来写,希望能征集到动人的、引起大家共鸣的好诗。用不同的视角和眼光,不同的生活体验,丰富多彩的表达手段,发自肺腑地抒发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
女诗人张烨说:“诗歌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成长的心灵史。而诗人是他所生存时代的一面镜子,也是诗人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一个诗人不仅仅属于自身,也是作为自己民族、祖国的历史的见证而存在。”她认为,这是个令人激动的时间节点,“大时代呼唤着大史诗作品的诞生。这也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激发伟大时代灵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各个建设时期已经涌现出了不少讴歌祖国的作品,成为传诵的经典,从中流露出的情感或壮怀激烈,或欢乐祥和,都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真情,不断地流传,不断地感动着后来者。征集诗歌,不仅仅是为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只是这个伟大的时刻,更激发了诗人和人民群众对民族、国家、和所生活的时代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书写伟大的时代的灵感。
采访中,赵丽宏谈起了一件令他十分感动的事,前几日,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读者找到赵丽宏,要和他合影,只是因为被赵丽宏一首名为《我骄傲,我歌唱中国的秋天》的诗歌所感动,这位读者还当面大声地朗诵了起来。
携手市民文化节
面对国家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面对空前广阔的新时代,人民群众意气风发,积蓄着浓郁的文学创作热情。“结合自己情感,发自肺腑的情感,我们就是希望能征集到这样的诗歌。”赵丽宏说。如果诗歌的语言与这个时代不发生关系,无论多么华丽,都是空洞乏味的。
据悉,今年举办的第五届上海市民诗歌节将推出200多场形式多样的诗歌活动:邀请著名教授、作家、诗人、朗诵艺术家在海上市民诗歌馆举办“诗歌讲坛”,组织线上线下系列朗诵活动,在东方教育时报公众微信以及其他微信平台开设“我来读诗”专栏,并举办诗歌集训营,对新近涌现的诗歌新人、歌词作者进行诗歌培训,培养一批有诗歌潜力的新人。
5月27日前后,上海将举办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诗歌朗诵会。9月下旬,还将举办“礼赞新中国 讴歌新时代——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诗歌盛典”。本报记者 徐翌晟
相|关|链|接
网络投稿到中国诗歌网(http://www.zgshige.com/),发布作品时勾选“参加征文活动”和“2019第五届上海市民诗歌节原创诗歌征集”,即可投稿。
纸质诗稿邮寄到上海市中山南二路151号东方教育时报“上海市民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邮编:200032。
截止日期为今年8月1日,上述两种方式均为有效投稿方式。
评委会将对各类应征作品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百位市民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