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一组对排便障碍症状的描述,而非一个疾病的名称,临床上便秘的表现一般有以下三种,粪便过硬,便次减少(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排便困难或排便费力,患者一旦出现便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自行服泻药,一泻了之,以免贻误病情。
曾经有一男性老年患者,有便秘病史十余年,自行服用排便药物,近半年来自觉便秘症状加重,每次排便干硬且费力,伴有腹胀腹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腰膝酸软,畏寒,脱发,苔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经用笔者经验方“车前五仁汤”加健脾温肾中药,两个疗程后,治愈了患者的顽疾。
便秘患者痊愈后,为了预防复发,更应注意平时自我保健。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主食充足,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菠菜,青菜,玉米等,粗纤维能软化大便,增加粪量和肠管内容积,提高肠管内压力,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便,不嗜精细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芥末,大蒜烈酒等,功能性便秘患者,可定时服用小麦麸皮纤维,但肠道器质性狭窄者不宜食用。
2.纠正不良排便习惯,忽视便意,中老年女性较多,可能是因为早晨忙于家务,或急于上班而来不及排便,也有因职业环境如营业员,接待人员等不便离开岗位,经常强忍排便会诱发便意淡漠,影响正常排便反射,如厕时阅读书报玩弄手机更是一种常见不良排便习惯,不利于排便反射的连续进行。另外,蹲位排便,因肛管直肠角增大,更有利于排便,但年老体弱者宜量力而行。
3.每日要有足够的饮水量,特别老年人或体力劳动者,肠管内水分被大量吸收,所以要预防便秘就要多饮水,但不宜过度饮茶或含咖啡的饮料。根据中医“咸能软坚”的理论,如果能养成每日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开水,对防治便秘有重要作用,足量饮水,可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
4.平时多吃具有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黑芝麻,核桃仁,花生仁,香蕉,柿子,梨,猕猴桃,火龙果等。这些食物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能使粪便润滑柔软防止阻塞。洋葱,萝卜,南瓜,土豆,红薯等,食后易在肠内产气,可加快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加强锻炼,如每日坚持步行一万米左右,老年患者可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改善消化道功能。
6.对便秘患者不可一味经常食用泻药或灌肠来解决排便,少用或不用能引起便秘的药物,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尤其是在一些疾病的恢复期,如腹部手术患者,要及早采用预防便秘的措施。(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