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又名椿叶、春尖叶,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嫩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可鲜用,也可晒干用。
齐白石青年时就喜爱吃香椿,后来绘画成名后,仍然喜欢吃香椿。每逢春天,谷雨前后,他总要到菜市场买香椿。除了喜欢香椿炒鸡蛋外,还喜欢将香椿切成细末拌豆腐吃,或将香椿做成炸酱面、麻酱面或卤面来品尝。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也对香椿推崇备至,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
中医认为,香椿性味苦、涩、平,入脾、胃经,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之功,《本草纲目》言其“煮水,洗疮疥风疽”。《新修本草》言其“主洗疥疮,风疸”。《生生编》言其“消风解毒”。《陆川本草》言其“健胃,止血,消炎,杀虫,治子宫炎,肠炎,痢疾,尿道炎”。香椿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据测定,每百克香椿芽含蛋白质9.8克,维生素C120毫克,钙143毫克,均名列群蔬之首,此外,还含有磷135毫克,胡萝卜素163毫克。
药理研究表明,香椿芽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都有明显抑菌和杀菌作用,因而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肠炎、痢疾、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尿道炎、疮痈肿毒等疾病。民间常用香椿芽捣烂取汁抹面,以滋润肌肤,治疗面疾,美容养颜。用香椿芽与大蒜、食盐适量捣烂外敷,治疗疮痈肿毒颇具效验;香椿皮可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治疗泄泻,遗精,肛裂,痔疮下血,肠蛔虫病等;香椿籽炖肉服食,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见香椿的服食方法有香椿拌豆腐和香椿炒鸡蛋等。如果香椿叶老了,不宜食用,可将香椿叶洗净,晒干,捣成细末状,装入容器。在作菜或烧汤时放一些,可不见香椿而有香椿香味。
“雨前椿芽雨后笋”,谷雨前后,正是采食香椿的最好时节,喜欢食疗的朋友不妨一试。需要注意的是,香椿叶为香椿嫩叶,色赤而香,可供食用。还有一种樗叶,其色白而臭,不入食,专供药用。《本草纲目》言“香者名椿,臭者名樗”,二者形状相似,食用时应注意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