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 攀绳的战士
杂技剧《战上海》从去年开始筹备,力求用杂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舞台上为观众重现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感人至深的英雄情怀。编剧董争臻说,“现在很多杂技秀,只是换了一身衣服,杂技还是杂技,只是换了一个戏的包装而已。而我们这部作品,很多场面需要配合剧情,创造出一些新的杂技项目。”譬如在四川北路邮政大厦这场战斗中,敌人居高临下,解放军因为接到了命令不能使用重武器一度伤亡惨烈,在表现这场战斗的时候,杂技剧《战上海》就创造性地结合了攀绳等杂技手段,来表现战士奋勇地爬上大楼,与敌人肉搏,占领制高点的场景。
该剧总共包含了17个保留和新创节目,涵盖了杂技、魔术、滑稽等样式,创新了9种表现形式,并在杂技技巧、道具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创新,以海派杂技特有的惊险和富有张力的肢体语汇,多维度、立体地艺术再现了激烈战斗时的场景和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综合“声”“光”“电”“影”“景”等现代舞美科技的运用,努力呈现一部舞台战争大作,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舞台视觉带来的冲击和海派杂技的与众不同,让观众体验到不同凡响的舞台艺术效果。
优雅 空中的旗袍
这部杂技剧,除了序和尾声之外,分为“七杀之令”“血战外围”“智取密件”“暗巷逐斗”“青春誓约”“铁骨攻坚”“雨夜飞渡”和“生死黎明”几个篇章,100分钟的时间,让观众在惊险和刺激中回望前辈们为了解放上海的付出。
除了血雨腥风的战场,海派风情也可以在剧中看到。“那时的上海就是这样特殊,外面枪林弹雨,上海的百乐门依然歌舞升平。”董争臻说,“我们把海派风情放在了舞厅。”地下党员白兰根据党组织指示,随应邀参加庆功会的父亲白庭洲(上海电厂经理)前往国际饭店。在那里,身着旗袍踩着高跟鞋的白兰,可以在舞池中旋转,婀娜多姿;白兰也能腾空而起,在十几米高的空中对付敌人而游刃有余。
剧情 倒叙的手法
为了方便观众理解杂技剧的剧情,《战上海》使用了倒叙的手法,从85岁的“小战士”的回忆开始,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此展开,这其中有浴血奋战,也有谍影重重,也有真挚的革命情谊……在一些需要情节展开的部分,“小战士”就会出来向观众介绍剧情的推进。因此,尽管杂技剧《战上海》是海派杂技首次对红色题材杂技剧的探索,但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杂技,还是剧情,理解起来都没什么难度。
对于演员来说,这次挑战确实不小。他们一改从前在舞台上专注于技巧的做法,此番他们在舞台上不仅要展示高难度的杂技技巧,还要通过表演展现不同人物角色的舞台形象。上海杂技人在这部红色主题杂技剧的创排全过程中也保持高涨的热情,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我,演英雄,学英雄,向英雄致敬。年轻的演员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演出,对于那个年代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
据介绍,该剧作为静安现代戏剧谷名剧展演剧目,将于5月7日、8日、9日于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