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卓越城市 信用先行
姚丽萍
  《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我国第一部社会信用建设综合性地方立法,迄今实施2年。

  卓越城市,信用先行。上海要迈向全球卓越城市,如果没有积淀没有底气,便难有如此宏大目标。上海社会信用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首家民族征信机构“中华征信所”就成立在上海,新中国第一家信用机构“远东资信公司”成立在上海,央行金融数据库也落地在上海。从硬件上看,上海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人口库的建设等都走在全国前列。从制度供给看,除社会信用地方立法开全国先河之外,上海也曾最早出台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的政府规章。

  但要对标国际最高水平,上海的差距又在哪里?

  信用,关键在“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信用发达国家,信用应用广泛,个人和企业失信,一定寸步难行;信用产业发达,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如果下调主权国家的信用评级,都会造成巨大影响。与之相比,上海社会信用建设才刚起步。至今,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还不能做到信用信息全部接入,市场信用信息还不健全,有些领域失信者违法成本太低,失信惩戒还开始在少部分领域初露峥嵘——比如,司法领域制裁失信被执行人,而在其他领域的诸多应用尚待开拓。

  不妨,看看那些成熟的国际标准是否已结合上海实际实现本土化。比如,如何让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形成闭环,让失信者无处藏身;比如,如何让各类惩戒措施形成合力,让“老赖”们因为失信成本巨大乃至根本不想动“赖”的念头;比如,让信用服务机构实现平等准入,让数据信息加工、行业扶持政策充分与国际接轨。

  上海社会信用建设,不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而会摸清制度供给、具体操作中距离国际水平的差距,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让信用体系充分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改善,让信用真正“用”起来。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设计之都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主动纠错 信用“污点”可“洗白”
卓越城市 信用先行
新民晚报要闻A04卓越城市 信用先行 2019-04-17 2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