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为上海开放带来强力新引擎~~~
“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为上海开放带来强力新引擎~~~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为上海开放带来强力新引擎
汇海内外首发新品 融长三角创新要素
张钰芸 杨硕
■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成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桥头堡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杨硕

  “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全世界都听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宣布,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上面这三项,加上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被称为“三大任务、一大平台”,被上海所有干部挂在嘴边,更担在肩头、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这“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也为上海的开放带来强力新引擎。

  进博会的“朋友圈” 越来越大

  再过不到200天,在上海西部的“四叶草”,第二届进博会仍将在那里举行。

  首届进博会作为2018年国别最广、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首次举办就跻身全球前十大商业展会,成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副总裁刘福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题采访中表示,第二届进博会的企业商业展面积由27万平方米增加到30万平方米,力争邀请更多国家(地区)、吸引更多企业参展,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在吸引更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的同时,也推动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小企业参展。”

  精心筹备之下,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路威酩轩(LVMH)、资生堂、雅诗兰黛、庞巴迪等知名企业成为参展的“新面孔”。已签约或报名的企业中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超过200家,各展区均已不同程度地出现展位紧张状况。

  与此同时,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城市服务保障小组,也已经挂图作战。66个成员单位分别组成15个专项保障组,明确22项重点保障任务。二层步廊提档升级、保税仓库逐步落地,100座5G基站加紧建设,志愿者“小叶子”启动招募……距离第二届进博会的开幕不足200天,“越办越好”的总要求已经落实到各个层面。

  进博会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上海市负责人说,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走到今天的。上海要按照党中央对上海发展的定位和要求,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积极为全国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

  在沪首发海外新品 越来越快

  站在国家会展中心的南广场上,抬头远眺前方,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犹如一艘巨轮,映入眼帘。在首届进博会闭幕之后,来自41个国家超过110家知名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进驻于此,集展览展示、采购交易、商贸服务、消费零售等功能于一体,成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桥头堡。

  射频美颜仪、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电动牙刷,4月12日,三款来自日本的新品现身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借助保税展示这一功能,做到了“中日零时差首发”。当天,继年内新开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展馆后,又一国别商品馆——日本馆也同时亮相。

  绿地商贸集团总经理薛迎杰表示,随着第二届进博会的临近,绿地贸易港将继续全力打造国内最大日用消费品保税展示体验中心,助力更多海外新品在沪首发亮相。“绿地将发挥进博会带来的政策开放及制度创新优势,多手段缩短海外商品进口业务链,加速‘展品’转化为‘商品’,让上下游企业更省心、有信心,让普通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进博会红利,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通过落实常年保税展示交易、展品销售税收优惠等措施,进博会将帮助更多优质商品、服务和技术进入中国。”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说,我们要认真评估首届进博会的政策效果,为使更多优质商品、技术和服务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将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深化制度创新差别化探索,建设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全力打造高水平开放新优势、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制度创新新平台。

  G60科创走廊城市 越来越多

  在距离四叶草不远的松江,一个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要素最为密集的区域正在围绕一条公路迅速崛起。

  沪昆高速公路在公路网编号为G60,始于上海松江区,途经浙江,止于云南昆明。如今,围绕在这条公路长三角段,涵盖了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湖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的这块区域,正以聚集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发力,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9个地市连接起的区域,被称为G60科创走廊。

  这条走廊,主要以科技与制度两个方面为抓手。发展至今,这条走廊亮点不断: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建设实体化运作的上交所服务G60科创走廊基地,上交所派出挂职干部入驻服务;将在上交所设立“上证G60科创走廊综合指数”和“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为长三角一体化和科创板两大国家战略找到“融合点”;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要素的“阻隔”,实现企业证照跨省“一网通办”,尝试跨省身份互认、电子证照共享应用等;改变产业雷同、减少重复布局和无序竞争,建立跨省分工协同创新的“产业联盟”……

  去年9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先进制造业十大代表性集群”,G60科创走廊排名第一。而在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已经将G60科创走廊纳入其中。G60科创走廊将成为这项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目前,长三角已有不少城市,如绍兴、衢州、常州等正在申请加入G60科创走廊。”上海松江区副区长、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透露。

  高奕奕还介绍,科创走廊近期正与阿里巴巴合作,在今年4月底推出线上要素对接平台——长三角G60科创云。除了政策发布解读、数据查询等基础功能外,该平台注重长三角区域内的要素对接。比如走廊将把9城市5000套科学仪器共享清单放在平台上,供区域内企业使用,同时还将设置金融超市,让金融机构在线上与企业对接。

  而随着G60科创走廊的不断“扩容”,其所焕发出来的吸引力也是与日俱增的。

  以松江为例,据统计,2018年,松江区平均每天有一个新设外资项目落户,新设外资项目数384个,同比增长94.9%;合同外资7.47亿美元,同比增长79.5%,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实现到位资金3.16亿美元,同比增长87%,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出色的成绩,正是源于松江区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过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内部开放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70年向着深蓝再出发
   第A05版:特别报道·70年向着深蓝再出发
   第A06版:特别报道·70年向着深蓝再出发
   第A07版:特别报道·70年向着深蓝再出发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4版:夜上海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军界瞭望
   第A18版:军界瞭望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阳光天地
   第A21版:新民旅游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31
汇海内外首发新品 融长三角创新要素
“朋友圈”扩容 “尖尖角”崭露
新民晚报要闻A03汇海内外首发新品 融长三角创新要素 2019-04-23 2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