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相摩洛哥古村落
沈一珠
  沈一珠

  去往撒哈拉沙漠的必经之路上,遇见了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名字相当长的一个地方,读起来甚至可以考虑在带点的地方换个气,读上去好抑扬顿挫,顺当点,否则结结巴巴,实在对不起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

  这个村落建于公元8世纪,是摩洛哥柏柏尔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村落。几十或几百人住一道,又因为要抵御外来侵犯,还建立了军队。村落里有类似山洞一样的场所,黑咕隆冬,深不可测。所以,这是一个居民和军人一道生活的具有防御性的住宅区。都说柏柏尔人恋家,不愿意随便搬迁。那就只能想办法保护好自己了。这样的村落很容易让人想起三毛和荷西生活过的撒哈拉沙漠。离此地不远的一个地方,也有军人驻扎着。还记得三毛常常去军人服务社,买一些吃的用的,又便宜又好,一派军民鱼水情的样子。

  走走看看,还真是很崇拜公元8世纪的柏柏尔人,在建迭个村子的时候是要有多少聪明:村落依山傍水而筑,顺了山坡的走势,房子造得盘根错节,明处四通八达,暗处善于隐藏。明明是顺着小道走的,结果,一拐弯就误闯入了一户人家,哦哟,院子还不小,里面居然养着马。主人看着我们这帮“入侵者”,叽哩咕噜说着话,把我们带回了正道;一不当心,又弯进一间墨墨黑像山洞一样的房间,一转头看到门口暗头里乌黜墨黑立着一个人,吓一跳。假使摆在从前,贼头贼脑进来一个坏人,会不会一棒头早就过来了?

  山顶最高处,搭了一间瞭望屋,里面有人值班,可以全天候对山下可疑情况一目了然。值班的人也必须在里面,非洲沙漠呀,大白天,站在太阳底下真受不了; 一到晚上,站在风头里又冰骨丝冷,这种墙厚屋高窗子小的房子,挡热挡风沙,人在里面不至于热么热煞,冷么冷煞。小村位于摩洛哥南部阿特拉斯山脉,高峰处常年积雪,白天夜里温差蛮大。一条护村河绕村而过,是天然的屏障,也是水源,生活、生产都必不可少。护城河上架座桥,可以想象,当年应该有人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过了河就是城墙,又是一道防御。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沧海桑田。如今村落成了遗址,修修补补,供人游玩。不远处的瓦尔扎扎特还有一个摩莱坞,造了假景给人拍电影,也给人游玩。

  2019年春天,几个上海人勒此地爬山,晒太阳,拍照片;有北京人三口之家立勒大太阳里开家庭会议,在摩洛哥的黄土地上,听一口京片子,很有间离效果;还有一群苏州大妈,头巾披肩,花枝招展,也不知会不会一高兴,就即兴来段广场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5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专题/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2-13
每一朵花都不会错过春天
白相摩洛哥古村落
对老外说NO
春日私语(摄影)
春下江南
古代经典劳动诗
环保新风尚
“五一”去哪里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白相摩洛哥古村落 2019-04-29 2 2019年04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