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塑料危机
马丹
  马丹

  前两天,美国人维克托·韦斯科沃乘坐潜水器,进入太平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探险。他一直下潜到了10928米深处,打破深潜深度纪录的同时,却在这个地球“最深处”发现了人造垃圾的踪迹,里面有带棱角的金属和塑料制品。人类的痕迹出现在地球的“最深处”,不得不敲响警钟。

  塑料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确实在地球上掀起工业变革。关于塑料污染,人们也早就达成了共识。共生在这个地球上,以人类为顶端的生物链、食物链从来不是割裂的,因此,人类往往会成为许多物质的最终“宿主”。去年,中国科学家在南极海洋里发现了微塑料粒子,这些粒子就好比海洋里面的“PM2.5”,能逃过污染处理,进入海洋生物体内,最终通过餐桌进入人体。

  人们不是不知道污染的危害。但当贪图生活便利的习惯占了上风,即使笼罩在“塑料生活”的环保乌云下,大多数人仍无法抗拒塑料的诱惑,这也导致塑料垃圾成为环境污染的“顽疾”之一。联合国一项估算显示,塑料垃圾在全球各大洋迅速泛滥,迄今大约有1亿吨塑料垃圾倾倒入海,每年都有两三百万海洋动物成为海洋塑料垃圾的牺牲品,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科学家们痛心疾首,塑料已成为地球的“甜蜜负担”。

  不过,幸好,近年来环保宣传已有了较大成效。从源头上改变,确实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环保一些。早在十多年前,针对一次性塑料袋的“限塑令”就在上海施行。最近,上海服务业也和“一次性”有点杠上了——星级酒店对一次性牙刷的主动提供说“不”,多家连锁餐饮也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除了人们的意识提高,塑料垃圾制造者——人类也许也需要多在塑料科技上动脑筋,比如,提升降解技术,改变塑料属性,开发新型垃圾处理等,或许也是改变“塑料命运”的另一条出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美美与共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晚报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全市爱心妈咪小屋已超3000家
天目路“转盘”两根下匝道完成拆除
申城40户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盲人大学生也能“读”专业教材
上海召开全市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
塑料危机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塑料危机 2019-05-16 2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