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动态/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本土故事+年轻街舞~~~
本土故事+年轻街舞~~~
本土故事+年轻街舞~~~
本土故事+年轻街舞~~~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土故事+年轻街舞
《我係歌手》展现文艺澳门
吴旭颖
  昨晚,音乐剧《我係歌手》(见下图 主办方供图)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在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剧场上演。中国澳门TDSM舞蹈工作室的4位歌手和8位舞者远道而来,为上海观众演绎中国澳门音乐人辛酸又励志的追梦故事。

  与内地歌手和中国港台歌手相比,中国澳门歌手在很多观众看来有些陌生。《我係歌手》将目光聚焦到他们身上:一个热爱唱歌却没有资源的小歌手、一个被粉丝们捧在云端的当红偶像、一个在外地走红仍惦记着本地音乐发展的实力派歌手、一个对过去一笑置之的过来人……导演、编剧陈巧蓉介绍,剧中的这四个角色,都有现实的原型:“在中国澳门演出时,很多观众反映,觉得剧情‘似曾相识’,那是因为我将很多知名歌手的人生经历重新组合到这几个角色身上,其中还包括四位主演自己的故事,这样能最真实地展现中国澳门歌手的生存状态。”

  创排该剧的TDSM舞蹈工作室以街舞教学为主。近年来,他们一直在尝试音乐剧的创作。编舞洪可晋解释,他们想要让世界看见中国澳门本土文化,也看见街舞的艺术性。提起中国澳门,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繁荣的商业,猪排包、蛋挞等美食,还有大三巴牌坊等旅游胜地,却很少能想到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或文化名人。“我们想让大家看到中国澳门鲜为人知的、更有深度的一面。”选择用街舞来做音乐剧,也与洪可晋的这个想法契合:“相比芭蕾舞、爵士舞,街舞是一种年轻的舞种。此次,我们从戏剧角度出发,利用街舞人的肢体去表达,希望能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碰出火花,摆脱‘演唱会伴舞’‘视觉系炫技’的偏见。”

  第一次来上海演出,剧组众人也体会到了沪澳两地观演氛围的不同。首场演出,洪可晋被观众席里小朋友的高比例“震惊”,陈巧蓉则在剧场门口遇到一位老奶奶,误认为她是迷路,最后发现她也是来观演的。陈巧蓉坦言:“在中国澳门,老人和孩子都很少出现在剧场,观众群体比较固定。而这次的剧场有我们平时演出场地的两倍大,上海人看演出就像看电影一样平常,这对城市文化氛围的培育和本土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大好处。”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国际新闻
   第A05版:文体汇
   第A06版:动态/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聚焦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夜上海
   第A10版: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智慧助残 残健融合 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第20次“上海助残周”巡礼
   第A11版: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智慧助残 残健融合 第29次“全国助残日”暨第20次“上海助残周”巡礼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家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家特别报道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英国
   第A24版:俄罗斯/新民海外
《我係歌手》展现文艺澳门
致敬商飞幕后英雄
交融之乐 和谐之美
“演艺大世界”增添新成员
新民晚报动态/文体汇A06《我係歌手》展现文艺澳门 2019-05-19 2 2019年05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