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体成了“黑水塘”
近日,记者来到现场实地查勘。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水渠长300多米,宽百余米,未与外河相连。记者看到,该处渠床已经干涸见底,仅剩一汪不足一平方米的黑水,散发着阵阵臭味。
“旁边的绿化都做得很好,路面也很干净,但镇政府门口竟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不应该!”王先生告诉记者,这处水体新建后,相关部门一直疏于管理,这才造成水体发黑变臭。之前一段时间,水面上甚至还漂浮着数百条鱼苗的尸体,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王先生建议,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在保证水渠内水位正常的前提下,还要定期清理,这样才能让景观工程真正成为一道靓丽的景观。
尚未纳入综合整治
那么,水体和周边的环境如此糟糕,相关部门是否尽到了管理责任?泗泾镇水务站一名工作人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核实后表示,这是一条景观水体,底部铺有鹅卵石,目前处于断水干涸状态。“现在产生的垃圾,我们会在放水之前,全部清理干净的。”
这条水体是否有专人负责、是否会有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护理呢?对此,该工作人员表示,平时,这条水体会有专人负责日常养护和保洁工作,不过,具体何时做保洁、何人来负责,均没有固定的一个时间表。该工作人员也坦言,目前,这条水体并未被纳入到综合整治当中。
小水体管理不该缺
不过,对于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让市民们接受。王先生就直言,如今,上海各大水体都已经做到了“河长全覆盖”,大大小小的每条河流,都会有“河长”来管理,责任到人。面对如今新建的水体,不管面积再小,管理都不该缺位。“只有相关部门重视了,管理才能进一步跟进。”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