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主题为“传承文化,涵养品格,非遗保护,你我同行”,几十名观众来到现场,依次参观平面类非遗技艺和立体类非遗技艺展示。
上博目前共拥有6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古陶瓷修复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青铜器修复技艺”于2015年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代家具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和“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于2018年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平面类非遗技艺展示包括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古籍修复技艺、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是上博修复的“绝技”之一,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该技术力量的博物馆;古籍修复技艺的展示包括揭开书页、破损拼接、喷水倒平、折页、修平、打磨、函套修复等工序,无损科技检测、科学修复是上博古籍修复的特色;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则是一项历史更为悠久的非遗技艺,修复团队展示了清洗画芯、揭除旧褙、补缀残缺、小托画芯、全色接五大工序,展现了“画芯善补精全,绫绢宽料整挖,配色和谐高雅,裱件平柔洁净”的古书画海派修复技艺。
立体类非遗技艺展示包括古陶瓷修复技艺、青铜器修复技艺、古代家具修复技艺。每一道工序的执行都建立在对文物原工艺、原材料和原造型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力求尽可能忠实地还原古代家具的原貌。本次非遗展示还包括参观书画修复用纸制作工坊和陶瓷类文物复制工坊,向公众展示更加全面的文物修复与复制技艺。
上博副馆长陈杰表示,上博在文物修复和复制方面具有深厚底蕴,早在1958年即设立了文物修复工场,下设各材质文物的修复与复制工作组,是国内最早成立此类部门的专业机构之一。工场内荟集了当时业内最顶尖的专家,他们的精湛技艺通过馆内一以贯之的师徒制得以完整地传承至今。2015年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成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得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