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体矫捷之外
陆其国
  陆其国

  不知不觉我在上海老龄大学“写作与美文欣赏”班授课已进入第六个年头。其间不乏一些学员由于家事、健康、去国或其他原因离校;然而每学期也不断有新学员报名进校。总之是离开的少,报名进来的多,以致后来不得不从原先的小教室,迁至稍大些的教室。

  如果把这样的情状说成是铁打的班级流水的学员,或许失之夸张;但说每位离校学员有离开的理由,每位新入校学员有新来的期盼,这应该不会错。比如有学员曾经以为,我讲写作,应该会从基础知识讲起,结果却并不是这样。而在我看来,和中老年学员讲写作,如从基础知识起步,确实有些难。这样教学写作,且不说于“老年教育”是否合适,以及我是否能够胜任,首先就会让我(包括相当部分学员)感到兴味索然。这不,我很快发现,报名进入这个班级的中老年学员,大都有着较高的文化基础,有的就是准知识分子,他们或毕业于名牌大学,或从大学、中学教师、医生岗位上退休……为了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有别样的精彩,他们欣然来到老龄大学“充电”。毕竟他们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这也是他们拥有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对于中老年学员来说,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用文字表达出来,早已超越一般技术性写作层面,我认为这正是向中老年学员讲写作,和在中小学课堂教作文不同的地方。其中关键就在于,中老年学员有着丰富的阅历、经验和知识;而这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薄弱点。前者的阅历中,当然也包括他们对纸质书籍的阅读经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学习铺垫(或称基础),才使我主讲的“写作与美文欣赏”课中的“美文欣赏”得以落到实地。我深信,要读懂并学会欣赏我们在讲课实践中所选取的一些美文,如没有相应的阅历和经验,显然无从想象,更不会由此影响并提升中老年学员的写作水准。

  事实上在这些年的讲学实践中,最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我和中老年学员们不仅彼此能够愉快讨论和对话,而且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准,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我们都非常清楚,如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大量读物,哪些真正值得花时间花精力认真一读;哪些泛泛浏览即可;哪些根本就可不屑一顾……有了阅读的鉴别和提升,这才有对何谓写作的真切认知,从而在实践中得到提高。这些年来,学员们不断写出作品,就是最鲜明的写照。且不论他们的文章水准高低如何,至少他们知道,写作时的立意与思考,与写出真正的“美文”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主讲者,我觉得一个人明白这一点,远比掌握单纯的写作技巧重要得多。另外在他们的手机朋友圈,你很少会读到或内容空泛、或蛊惑人心的“心灵鸡汤”和观点偏激的文字,这就是他们知性和智慧的显现。

  于我而言,我更看重的,是我们之间经常有互动,这是我们交流的方式,表明我们互相读懂或试图读懂对方;这也正是我在这些年的教学相长过程中真切体悟到的收获。毕竟我们除了物质生活,也少不了精神生活。法国思想家、作家蒙田说:“如果我们的思想不健康,判断力不正常,我宁可让我的学生把时间用来打网球,那样,至少可以使身体变得矫捷。”联想所及,我更想说的是,今天我们是否可以朝着这样的目标努力:一个人既要思想健康,判断力正常,与此同时,也应该“使身体变得矫捷”。这当然也是对我自己说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民间收藏
   第A24版:创见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31
那年我上大学
教授与疯子
身体矫捷之外
古代的外卖
多梦时节(水彩画)
儿子的人生高地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身体矫捷之外 2019-06-11 2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