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陆家嘴论坛上,举办了科创板开板仪式,同时,首批科创板企业通过IPO注册,意味着科创板首批股票发行上市为期不远了。
很多人在关注首批股票上市的投资机会,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想从新股炒作中获取收益往往风险很大,因为被爆炒的新股多数最终“一地鸡毛”。况且,科创板前几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又可以融券做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难以预料,谨慎是必须的。
如果从公司的价值出发,立足长远,必然是有机会的。当然,这需要好眼力。回顾历史上中小板和创业板首批上市股票,不管首批上市股票数量是多是少,但10年、15年下来,最终都是风险与机会共存。既有10年上涨10倍的大牛股,也有终点回到起点甚至更低的股票,还有退市的股票。
先看2004年6月25日上市的首批8只中小板股票,复权计算,15年下来,3只股票从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至今涨幅超过10倍,其中,华兰生物累计涨幅高达29倍,大族激光上涨20倍,新和成上涨17倍。但是,同时上市的*ST德豪,15年来股价却是下跌40%。
再看2009年10月30日上市的首批28只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均被爆炒,但如今分化严重。从上市首日收盘价至今,近10年来有8只股票涨幅翻倍,其中大牛股爱尔眼科,近10年累计涨幅高达14倍。
但是,有10只股票却是下跌的,占比达到36%,近四成股票下跌,这个比例不低了。其中,3只股票股价被腰斩,跌幅最大的南风股份近10年时间股价下跌58%,吉峰科技下跌52%、神州泰岳下跌42%。另外1只当时名气很大的股票——华谊兄弟,近10年里股价涨幅只有26%,收益率甚至不及存银行。不过,这些股票还是幸运的,同样是首批上市的股票——金亚科技,如今成为退市股票。
10年、15年过去了,有的股票上涨了10倍、20倍,有的股价被腰斩,这说明炒新股绝对是个技术活,如果没有伯乐的眼力,那么,还是小心为上,不要盲目炒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