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是什么造就了“黄先生”六百次投诉?
邵宁
  邵宁

  这几天,上海一名地铁投诉人“黄先生”火了。他不断打电话到各地铁站点,投诉、谩骂、威胁,口气很大,声称“踏平各大地铁站”。网上爆出的音频显示,“黄先生”言语流畅,普通话和沪语交替使用,如果不是夹杂着污言秽语,颇有脱口秀的风采,有网友说“承包了一天的笑点”。上海地铁方面则表示,黄某某长期的无理投诉严重干扰了地铁正常运营工作。昨天,迫于各方压力,黄先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地铁站向工作人员道歉。

  “黄先生”的闹剧看似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此事留下的疑问还有待解答。

  从去年年中开始,黄先生通过现场投诉或电话投诉总共超过了600次。那么,是什么造就了“黄先生”这么多次的投诉?

  据报道,黄先生第一次投诉是在去年8月。他反映二号线在科技馆站和世纪公园站“跳停”没有提前广播通知,但地铁站方表示,这是正常的。因为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此后黄先生就开始了无休无止、花样百出的投诉。

  有人说,一年600次,每天投诉两次,黄先生是有偏执症吧?从投诉的数量、对象以及内容来看,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相信通过这件事黄先生也应吸取教训。但也有网友冷静地提出:地铁回复记者的时候只说了黄先生的奇葩,为什么不解释地铁存在的问题?如果黄先生提出的“跳停”不提前通知的问题属实,那就的的确确有很多乘客受到影响,地铁方的工作以及处理投诉是否有瑕疵呢?

  如果黄先生的第一次投诉得到了认真的处理和满意的答复,可能就没有后面这么多的投诉,也不会导致公共资源被占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黄先生”之所以能够无休无止地投诉,恐怕企业的处理投诉机制也出现了问题。现在的消费者,都有一把利器——投诉。君不见,因为怕投诉或“差评”,的哥不敢让乘客付完车费再下车;为了取消投诉,山东女快递员不惜下跪。但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客户的投诉?只是坚持“不挂电话”、“骂不还口”,无助于最终解决问题。企业还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如果认定是无理投诉,那就应当通过正常途径及时进行沟通和制止。

  顺便说一下,将原本内部使用的录音公布到网上,似乎也不那么合法合规。

  “黄先生”事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笑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全力支持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与埃合作
是什么造就了“黄先生”六百次投诉?
沪去年办展逾千场居全球城市之首
新民晚报要闻A02是什么造就了“黄先生”六百次投诉? 2019-06-20 2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