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遏制校园贷乱象,仍待破局
毛丽君 吕倩雯
  2017年,国家监管部门出台遏制校园贷乱象的多项措施,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校园贷违法活动,保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然而,调查显示,一度销声匿迹的校园贷并未彻底根治,甚至衍生出“以贷养贷”的“变种”,再次将魔爪伸向学生。违法校园贷为何屡禁不止?在治理上需要重视哪些问题?

  “你还完这笔,它还给你额度,你就光想借,(就变成)以贷养贷了”。

  ——河北某学院一在校学生表示。2018年5月5日,该学生向某P2P网贷平台借款合同金额近1.90万元(18964.50元),年化利率为11.8%,24期本金加利息的还款总额为2.13万元。事实上,该学生借款额度仅1.5万元。至于多出的近4000元,平台方表示,借款人在申请借款时,借款金额、费用、利息、费用支付方式及涉及的所有协议,会完整展示给客户,由客户全部确认同意后方可确认申请借款。

  “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

  ——2017年6月28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随后,银行系金融机构逐渐进驻校园,成为服务大学生信贷服务的主力军,大学生信用卡发卡潮重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3017.5万人,办理学生信用卡355万张,累计发放学生信用卡贷款11亿元,贷款余额3亿元。截至2018年3月末,已有12家银行开展学生信用卡业务,共发放学生信用卡401万张,贷款余额4亿元。

  “银行信用卡的供给和应用严重不足,这给校园贷、求职贷、套路贷等留下很大的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说。他算了一笔账:截至2017年,累计发放学生信用卡总量仅355万张,与央行统计的截至2017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5.88亿张相比,仅占0.6%;累计贷款总额11亿元,就算是全部用于2017年的在校大学生,人均才30余元;累计发放学生信用卡贷款余额3亿元,与央行统计的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卡信贷余额5.56万亿元相比,仅占0.0054%。

  “从盈利角度看,银行系校园贷在高成本同时还要低利率,这种普惠性质决定银行积极性不高。”

  ——某上市银行高管坦言。失控的校园贷乱象给高校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少高校秉持谨慎的态度,提高了银行系进入校园的门槛。同时,银行系也对大学生信用卡申请者持有谨慎态度。

  有银行要求大学生信用卡第一还款来源是父母,有银行设置信用卡申请时间,有银行要求学生申请信用卡产品前先买保险,也有银行要求先存款后消费。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系积极性不高折射出银行系在校园贷市场上的困境。

  “在买东西时,淘宝和京东推荐使用,顺便就用了。”

  ——多数在校大学生表示,并不了解银行系推出的信用卡,平时消费根据消费场景的趋向,多选择花呗、白条、借呗等金融产品。相关数据显示,“90后”使用消费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人群超过五成,占比50.17%。在贷款渠道方面,超一半年轻人选择网贷。

  “各类借贷乱象,给行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亟须建立一套行业标准,规范市场。”

  ——北京互金协会秘书长王思聪表示。该协会组织召开消费信贷标准研讨会,重点讨论借贷期限、金额、利率和服务费收取问题。会议认为,需界定合理的借款期限和金额,探讨服务费收取时间、方式及面向人群。可考虑建立短贷行业联盟,划定行业底线。

  本栏编辑 毛丽君 吕倩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中朝友谊 值得世代珍惜
声音·八方
遏制校园贷乱象,仍待破局
新民晚报要闻A03遏制校园贷乱象,仍待破局 2019-06-20 2 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