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中发现,部分居民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分好的垃圾,在运输过程中还是被放在了一起,能否给居民吃一颗定心丸?”金山区人大代表陆爱国向区绿化市容局发问,在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过程中,小区垃圾驳运和环卫车辆收运环节,还存在一些混装混运的问题。
“目前,新购12辆还在走招标程序,预计在7月1日前到位,能基本满足本区湿垃圾分类清运要求,杜绝垃圾分类清运中的混装混运现象。”金山区绿化市容局局长樊文军回应,混装混运一部分在于有些小区物业垃圾分类驳运意识不强,另一部分在于目前全区仍存在湿垃圾车辆的缺口。“如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小区、环卫企业有混装混运情况,欢迎拍摄照片、短视频举报。”
“垃圾分类工作在资金筹措、硬件投入、后续维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遇到最大的瓶颈问题是什么?下一步又将如何解决?”就配套设施保障,朱泾镇人大代表朱春英连抛了三个问题。
朱泾镇镇长夏红梅介绍,今年朱泾镇级财政安排了1918万元资金用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培训、氛围营造、硬件改造、设施配备和考核奖励等,推进过程中最大的瓶颈问题还是土地问题,特别是垃圾分类末端中转站、处置场建设。“目前,在东粮库路设立了一个建筑垃圾的临时处置点,下一步争取政策支持,尽快启动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工作,并与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运作公司对接,盘活闲置厂房,建设镇级大件垃圾处置站和两网融合中转站。”
今年初,金山区人大制定并下发了“我们的新时尚——金山区千名人大代表倡导垃圾分类、打造美丽家园”主题行动方案,4月29日启动专项监督工作。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发挥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和示范员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和群众建议,提出了一系列“金点子”,例如利用农村残砖旧瓦、陈坛瓦罐、磨盘石鼓等废旧物件美化家园,将生活垃圾分类“美丽一条埭”村庄规划结合等28条建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人大代表也将继续行动,对实施情况多时段、全方位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