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凤凰卫视的网站,曾在旅游栏目里发过一个帖子,说欧洲的著名景点实在是人满为患了,游客很难在这些地方得到真正的乐趣,帖子点了诸如威尼斯、巴黎埃菲尔铁塔等处。同时,介绍了十个知者不多然极有价值的名胜之地,那赫然位列第一的,就是特茹河畔的贝伦塔及其塔区。
特茹河在葡萄牙境内只有百公里左右,在里斯本南部注入了大西洋,另外90%的流经长度在西班牙,被称为塔霍河。里斯本因坐落于出海口的七个山丘上,故又被称为七丘城,天生就是一个良港的所在地。1147年,葡国的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从摩尔人手中夺取了里斯本,1245年成为首都。15世纪通往印度的海路被开辟后,作为起点的里斯本,更成了世界的贸易中心和海洋探险中心。贝伦塔就是为了保卫这首都和中心而建的堡垒。它始建于1514年,1520年落成于特茹河北岸,仅塔顶就可以安放16门大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堡垒作用渐渐淡化。历史上多次修缮之后,先后被用作海关、灯塔、电报站甚至是地牢。据说,犯人若罪越重,就越往下,一旦潮涨,底层的犯人就会被淹死。1983年与整个贝伦区一起成了联合国遗产,全部都用大理石所建,依稀承载着葡萄牙过去的辉煌。现在则是辟成了博物馆、旅游点,如同耸立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一样,成了国家的象征。
距离贝伦塔不远之处,还有个与之齐名的航海纪念碑,是1960年为纪念亨利·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王子本人并无跨洋远征的经历,但把毕生贡献给了航海事业。此碑与中国传统的碑不同,是一座由石灰石和钢筋混凝土堆砌的大船。风帆高悬,樯橹威立。船头之侧安放一个硕大的铁锚,上面用葡文写着“献给恩里克王子及所有发现了海路的葡萄牙人”;船尾则是镌刻着竖长横短交叉的两条,可以视作十字架也可以看作长剑。宗教的精神与武力的后盾大概就是地理大发现的两大支柱吧?船头上立着王子及葡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传教士、科学家及船员的塑像,看上去颇有气势。
在航海纪念碑下,是一幅用红白大理石拼镶而成的世界大海图,葡萄牙人在这图上详细地记录了航海前辈们每次征服大洋的事迹,站在此图前可以看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用生命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达·伽玛绕道好望角进入了印度洋……先驱者以无比顽强的意志探索了人类的秘密,同时也为欧洲的崛起积累了第一桶乃至无数桶的黄金。这不禁让人想起黑格尔说的,海洋把人们邀请来,“是摆脱土地的平凡和束缚,进行贸易和征服的。”可是,海洋更早邀请的是我们中国人,就是缺少了那么一点追求,七下西洋并无所得,连海图、宝船制作方法都被烧了。站在此图面前,不禁扼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