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世博中心举行。全会指出,今天的上海依然要保持热火朝天、只争朝夕的创业氛围,点燃灯火通明、挑灯夜战的创业之光,追寻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创业足迹。
今天的上海要切实担负起中央赋予的新使命,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传奇,必须要有一支本领过硬、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在分组讨论中,市委委员们就如何选好干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会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主题,体现了市委的战略性考量
市委委员、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郑健麟说,这次全会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主题。这是新时代上海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的一次顶层设计,体现了市委的战略性考量。
“去年总书记到上海考察,要求上海干部干事创业要充满激情,面对困难要富于创造,迎接挑战要勇于担当。这应当成为上海干部的特质,上海干部队伍如果没有激情之源,担当之力,创造之能的话,要书写新时代发展的传奇,不太可能。”郑健麟表示,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又承担着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必须破解干部建设中的难题。其中,如何激发干部的源动力,如何破解本领恐慌,都是当务之急。
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认为,浦东的干部需要更加努力的投身实践、奋发担当作为,“如何弘扬浦东开发开放初期的激情和干劲,坚定地‘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勇当标杆,敢为闯将?我们必须认真谋划。我们要推出更多发光发热的改革举措,成为推动浦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
要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这次全会,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点,提出要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并出台了有针对性、创新性、务实管用的激励措施和办法,为上海担负起中央赋予的新使命,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传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委委员、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说。
在赵惠琴看来,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于干部,“最近,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到了重要节点。对于参与示范区建设的青浦来说,压力很大,但我们必须要坚决扛起这个责任,带好队伍,把青浦的党员干部打造成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担当使命的改革先锋和攻坚铁军。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赵祝平认为,对于干部,既要有事业要求,也有专业要求,事业要求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专业要求就是要做行家里手。“就像总书记说的,要有几把‘刷子’。”
市委委员,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过剑飞表示,在当前出台这样一个《意见》,对于上海承担新使命,完成新任务特别有针对性,这体现了市委为了锻造一支过硬的队伍更好地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在政治上高度重视,在具体举措上扎实推进,“我们说干部要有担当,什么是担当?在战争年代是血与火的考验,和平年代经受的考验是什么?有些年轻干部,你不能说他全部不担当,他可能也放弃了一些,也忘情地工作,但在一些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干部有没有使命感,我们要明白,担当不是选择性的担当”。
不拘一格选人才,推动形成优秀年轻干部梯队
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力度,打破条条框框、隐性台阶,不拘一格选人才,压担子、经磨砺,推动形成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优秀年轻干部梯队,这也是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市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莫负春表示,今天我们将干事创业,与过去相比有着不同的内涵,需要有更加长远的战略定位、战略定力,要有一定的坚韧性,要持续不断推进,要有破解问题的智慧,摆脱传统路径的依赖,在新的背景下,会有新的要求,这对于我们的干部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年轻干部、有能力的干部放到这个“舞台”上,切实打造干部干事创业的环境,要为担当者担当。
“要把干部的评判标准和任用标准结合起来,要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就要有具体的措施。”市委委员、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但是“德”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
市委委员,金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卫国认为,年轻干部的培养,特别是优秀的年轻干部,要有特殊提拔的工作机制,干部能不能干事、能不能干成事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我们要加快培养年轻干部,台阶肯定要,但还是要突破,要形成制度。现在全社会对于青年优秀人才都非常渴求。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市委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说,要想方设法让年轻干部有机会在更好的平台上进行锻炼,这个就要靠政策导向。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进入加快实施阶段。全会强调,要探索更加开放灵活、互联互通的选人用人平台和机制,激发干部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区域快速发展。徐征表示,相关的干部政策要有溢出效应,可复制可推广。
首席记者 方翔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