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公园3号门,就看见醒目的红色标语上写着“垃圾分类、你我践行”。标语下摆放着白色方桌,上面整齐码放着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四个迷你垃圾桶模型,不少前来锻炼的居民聚集于此,正纠结手里贴着“骨头”“塑料袋”等标识的卡片究竟该投到哪个垃圾桶里去。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普陀区长风块的志愿者说,这是他们为了宣传垃圾分类、号召市民保护环境而定期举办的公益宣传活动。经与长风公园管理负责人商量后,他们在3号门旁设置了摊位,通过模型演练和知识趣味竞赛,来帮助大家明晰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正确标准。
沿地图往公园深处行走就会发现,道路两旁每隔50米左右就会设立一个干垃圾桶和一个可回收垃圾桶,而餐饮区和茶馆则摆放着大容量的湿垃圾桶,就连日常捡拾路边垃圾的可移动垃圾车也严格按照标准划分成了四个区域。现场身着蓝色工服的清洁工正在捡起垃圾箱外掉落的矿泉水瓶重新丢回到可回收垃圾桶里,“之前清理垃圾时并没有划分的这么详细,都是一股脑扔进车里,现在不行了,特定类别的垃圾要扔进对应的桶里,不能搞错了。”
实习生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