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东西方冷战正酣,当年8月的第三个周日,莫斯科图希诺机场,苏联空军在此举行盛大阅兵,西方国家武官悉数受邀参加。20分钟内,苏联米亚-4重型轰炸机一个大队接一个大队地超低空掠过机场上空,把在场的外国人吓得目瞪口呆。在这些以合法身份进行情报搜集的武官看来,这些轰炸机的数量远超想象,他们得出结论:这些威力巨大的轰炸机正从苏联工厂的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入列部队,就像肉联厂生产香肠那般“简单粗暴”。但实际上,这是同一个飞行大队的杰作,轰炸机绕着圈,每隔三分钟一遍又一遍地飞过深受震撼的外国人的头顶。
这就是克格勃精心策划的“圆圈舞行动”,目的是让在场的外国人确信,苏联把所有军工资源都投入轰炸机生产上,增强本国进攻力量。换句话说,在未来的战争中,苏军打算重点利用远程航空兵取胜。但实际上,苏联暗地里却在积极生产洲际弹道导弹。
二战后,美国从战败的德国获得先进导弹生产技术,并网罗冯·布劳恩等知名导弹专家,但军方并未对导弹给予应有的关注。相反,他们基于大战经验,忙于研制新式飞机,密集生产并完善各种机载兵器。随着看过图希诺航展的美国武官把情报汇报给国内,里面关于“苏军打算在未来战争中继续用轰炸机实施战略打击”的结论,就更对美军的胃口了!
档案显示,“圆圈舞行动”给美国带来相当严重且影响深远的后果。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卫星,直接把美国政府和美国情报机构打得手足无措,退役克格勃上校伊戈尔·阿塔曼年科说:“他们无法相信我们能在战后这么快地恢复过来,更不用说在极短时间内造出威力巨大的卫星运载火箭来。美国马上开始追赶,但时间已经错过了。”4年后,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驾驶“东方号”飞船进入太空,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圆圈舞行动”的效果表现得更加明显,也更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一周后,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杜勒斯黯然下台,尽管官方说法是他因为美国秘密颠覆古巴社会主义政权失败而辞职,但知情者明白,是时任总统肯尼迪无法容忍他在6年局长任内无所作为,导致美国在导弹火箭及太空系统竞争中完全落败,必须将杜勒斯这个反共头子赶到一边去。 常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