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坦克”里的透心凉
沈嘉禄
  沈嘉禄

  三十多年前,谁家开后门买到一台立式电风扇(最好是华生)绝对是特大新闻。空调?那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上海弄堂的石库门房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违建增多,堆放益乱,密不透风的环境里还有种种自发性气味暗中弥漫,赤日炎炎的高温天持续一星期,叫人气也喘不过来。这个时候,唯有一只在井水里泡上半天的西瓜才能唤醒休眠的灵魂!

  这个时候饮食店里不止供应花色冷面,还有刨冰!卖刨冰,要临时搭建一间类似手术室一样的专间,玻璃窗揩得一尘不染,用广告颜料写“刨冰”两个美术字,模拟冰天雪地的效果。这活我干过,知道雪花都是六瓣的。为了通风,还得留一面安装绿纱窗。

  做刨冰要有类似钻床的机器,一块四角方方的食用冰放在机器平台上,按下转盘,咬住冰块,转盘徐徐旋转。不锈钢平台挖出一条窄缝,四寸长的刀口上抬一毫米,冰块被刨成雪白松软的冰屑,哗哗落下,被下面的脸盆接住,很快就成了一座微型雪山。服务员戴着口罩露出两只大眼睛,辫子塞进帽子里,抄起一只搪瓷杯子将冰雪压成一团,蜕出后往一杯赤豆汤上面一盖,消暑神品就这样出笼了。顾客用勺子挖来吃,浑身大汗,顿失滔滔。

  一度,店家发现有人将铝制小勺顺走,日积月累,生产资料损失严重,就在小勺子底部钻一个小孔,这样一来,吃刨冰就未免拖泥带水,十分狼狈。今天,上海人富起来了,哈根达斯吃一杯带一杯,但切莫忘记这个丢人的小勺子啊!

  盐汽水作为防暑降温的饮料从工厂车间里流到弄堂里,后来自制冷饮也成为潮流。食品店里有浓缩的酸梅糖浆出售,加冰水调一调,味道直逼郑福斋的酸梅汤。冰水有零卖,三分钱灌一热水瓶。

  装冰水的是一只外观笨拙的圆桶,两米高,直径约有一米,接通一台压缩机,保温没问题,老上海叫它“坦克”。桶身下部安一个龙头,小师傅穿老头衫,海绵拖鞋,叼一支烟,神气活现,好像他掌控的不是坦克龙头,而是核按钮。

  大人们也有乐子,喝冰啤酒就是一个节目。瓶装啤酒供不应求,桶装啤酒就应运而生,一角一分一杯的价格相当亲民。我家崇德路与普安路的转角上有一家食品店,兼卖坛装酒,到夏天就卖桶装啤酒。厂家提供一只白漆木柜,里面坐一只胖墩墩的罐子,与液化气罐相仿,老师傅将一根紫铜杆插进顶端的口子,得马上把卡口拧紧,不然的话受“啤气”压制太久的酒液就会冲到天花板上。紫铜杆顶端装有龙头,老顾客知道此时不要去买啤酒,一杯啤酒半杯泡沫。我有个英语老师,大肚皮,和蔼可亲,在里弄食堂吃了午饭就踱步到转角上喝一杯啤酒,杯子是那种特别结实的漱口杯,金黄色的酒液反射着午时的阳光。他背靠柜台,呷一口,与营业员聊几句,再望望街景。我有时被妈妈差去拷黄酒,看到他这副懒散样未免有点难为情,他却乐呵呵地问:“Have you had lunch yet?”

  我的英语一塌糊涂,但他总是夸我:“你的花体字写得好!”

  比桶装啤酒更亲民的是散装啤酒,有些规模大一点的饮食店会卖,但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看到啤酒车驾到,橡皮管接通“坦克”,大家奔走相告,一大群人提着热水瓶蜂拥而至,灌满一瓶也所费无多,而且是冰冰凉的!斜阳西下,暑气渐消,弄堂里的水泥地坪用水一泼,大人孩子短裤赤膊,小方桌上渐次摆开糟毛豆、糟鸡爪、油炸臭豆腐干、炒螺蛳,散装啤酒味道确实差一点,但泡沫一样诱人,看它从杯沿往下流淌,赶紧地,嘴巴凑上去吮一口!

  食品店的散装啤酒供应有限,饭店里倒是有货,不过要搭卖熟菜,这让人很不爽,但你想想,如果把饭店的啤酒全买光了,正儿八经去吃饭的顾客喝什么呀?

  卖散装啤酒跟卖刨冰一样,食品卫生也十分要紧,隔三差五会有卫生防疫部门的干部来明察暗访,那时候我还在饭店工作,对外接待成了我的职责之一。有一天来了一位卫生防疫部门的干部,检查完毕,塞给我一只塑料桶,再摸出几张毛票,“照规矩办,买啤酒搭熟菜”。我说这点钱不够,那位干部一愣,又哈哈一笑:你看我,漏了一张。随手补了一张五元头。第二天检查报告送到总经理手上,这个违规,那个超标,要求停业整改。总经理微微一笑很淡定,蜻蜓点水给了我一个字:傻。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使我比较地聪明起来。以后这位防疫站的干部来检查工作,仍然由我全程陪同,公事结束捎带私事,两大包熟菜,满满一桶啤酒,最重要的环节是收下他的钱,再找零。一般是这样的,他给我五元、十元,我找给他五十、一百,卷成一卷塞在他手里。

  “天热了,食品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放在心上!”送他出门时这位干部一再叮嘱,我一个劲地点头,心里却说:卫生防疫?先要防的就是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跨界/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希腊
   第A24版:西班牙/新民海外
高海拔雪域上的感怀
“坦克”里的透心凉
智慧快餐
为“同车不同温”点赞
戴面具的白兰花
三言两语记
快乐的阅读时光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坦克”里的透心凉 2019-07-21 2 2019年07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