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和祖国一起追梦
林 红
  林 红

  回望七十年,留在记忆里的东西很多,有排列整齐的数字,有影响社会进步的大事记,而充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镌刻着时代印痕的追梦故事,是我们普通公民最想说的。

  我生于1949年10月9日,是名副其实的新中国同龄人。1968年9月,我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市建205队,四海为家是我们建筑工人特有的内涵。我经历了三线建设,到过山东莱芜、安徽贵池。后来,回沪后手拿油漆刷,参加了上海市总工会大楼的装修工程。我亲眼目睹了上海建筑业在改革开放中的蓬勃发展,见证了上海第一幢30层高楼联谊大厦创下一天一层的“时间就是金钱”的上海速度,见证了香港广场、明天广场拔地而起,最兴奋的是我见证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虹口足球场等工程开工、竣工、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2000年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上海解放50周年献礼的重点项目,如今已成为上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每当路过坐落在黄浦区河南南路复兴东路的天桥旁边的旧址,我总会下意识地驻足停留,久久地凝望。那里有我留恋的童年和青春的美好时光,更有我永难忘怀的动迁记忆。回首往昔,感慨不已。1996年4月,我们全家从城隍庙附近的复兴东路,市政动迁到了淞南镇淞南七村落户,一住就是22个年头。记得1975年11月,我作为学员,参加了上海工人政治学校组织的淞南镇何家湾“三抢”劳动。那时,何家湾还是一片稻田,人烟稀少。没想到20年后,自己竟动迁到了这里。刚来的时候,长江南路正在拓宽建设中,我和爱人每天步行40分钟,在逸仙路乘52路公交车到大柏树,再换乘139路去江湾五角场的单位上班。那时,淞南镇到处是荒废的农田,杂草丛生。我们一家人亲眼目睹了我们小区的楼房像搭积木似的拔地而起。在居民们陆续搬进小区后,小区的路上开始热闹起来,两边新栽的绿树吐着新芽,老人与孩子三五成群,七嘴八舌地拉着家常,充满了欢声笑语。心里美着,这下家里再也不要用煤球炉烧饭,也不用倒马桶了,我们可找到幸福咯!

  现在,社区为充分满足社区市民的体育健身、休闲需求,又新建了一个运动场,场馆在社区文化中心规范管理下,已成了一个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窗口。快乐的一天,在健身舞伴奏曲那优美的旋律声中,徐徐拉开序幕。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强劲东风吹进了淞南镇,五年多的转型发展,使淞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淞南七村小区的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随着社区二次综合改造方案实施,道路得到拓宽,停车位不断增添,晾衣架、空调滴水管、燃气管道等也得到升级改造。七村的大门竖起了高高的牌楼,安上了门灯,节日里还披上了彩灯盛装,挂起了大红灯笼,“淞南七村”四个大字在霓虹灯下映得闪闪发光,格外醒目,我们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十日谈

  与共和国同龄

  责编:刘芳

  明日请看《我和我的祖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汽车周刊
   第A20版:车界车市·专题/汽车周刊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窗外的绿色
玉镯拾来时
图片新闻
小镇荣达
西湖题咏二首
我和祖国一起追梦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我和祖国一起追梦 2019-07-25 2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