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伞塔跳伞惊心记
姚正茂
  姚正茂

  近日,在“夜光杯”上读到简平先生《高高的跳伞塔》一文,触发了我六十年前参加业余伞塔跳伞活动的回忆,做点补充。

  那年我念初二,才15岁,怀着保卫祖国的豪迈心情参加国防体育活动。每逢星期天上午,我们就到沪西地区的跳伞俱乐部学习理论,下午练习平台着地和跳伞。在每次上伞塔跳伞之前,学员必须从1米半高的水泥平台上往沙坑里跳下,着地时两只脚一定要紧紧并拢才算合格,如果稍有分开或歪斜,那么后面伞塔跳伞的练习就只能作壁上观。从表面看,这动作似乎不难,但是要连续二十多次不走样,并非容易。因为每次跳下时,从两脚到两腿都受到不小的冲击力,腹部也震得难受,次数越多越难受,动作容易变形。

  整个下午,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这单一的项目,我们有点厌倦乏味了。教练见此情况就教育大家说,参加跳伞活动不能仅凭兴趣出发,挑精拣肥。只有做到着地动作正确才能确保安全,万无一失。我们大家明白了道理,便又认真地投入了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我们都顺利过关,终于可以参加梦寐以求的跳伞了。在伞塔上部三个不同的方向伸展出三个钢臂,有三条钢缆分别吊着三个大钢圈。钢圈四周边沿焊有短小的小钩子,用以挂住降落伞。跳伞之前,先把钢圈升到1米多的高度,由几个学员把降落伞边缘十几个铝孔挂在小钩子上,使得降落伞全部张开,连同大钢圈升到25米的高空。跳伞时只要把胸前的拉绳一拉,降落伞就会迎风而下,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可飞快降落,瞬间着地。几次跳下来,大家都有空中飞人的感觉,也为自己的潇洒勇敢而自豪。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以后的练习中,发生了意外情况。一名学员跳伞时,一拉拉绳,竟然有一只伞孔倒扣在钢圈的小钩子上,造成降落伞打不开,垂直地吊住了他……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开升降机的师傅眼明手快,迅速将大钢圈快速下降,这样一来降落伞就得以重新张开,增强了下降的阻力,学员才安全着地,化险为夷。那名学员解下伞带后,飞奔到机房,千谢万谢师傅的救命之恩。针对这一事件,教练暂停了训练,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他严肃地对大家说:“安全第一,人命关天”,“别人的生命在你手里,你的生命也在别人手里”。他要求我们以后挂伞钩时必须认真、仔细、负责、一丝不苟,并且加强检查。此后再也没有发生如此情况。

  然而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在一次跳伞练习时,一名学员刚拉下拉绳,降落伞下降时,突然吹来一股强劲的大风,把伞和学员吹撞到伞塔上,而且撞得不轻。在这命悬一线之际,这名学员足够镇定冷静。他双脚用力一蹬塔身,使身体离开塔身,并使劲地操纵方向带,让自己保持平衡降落下来。现在回想起这一幕,也是心有余悸。

  在这两起伤亡未遂事故发生后,我们组内有的学员就望而却步,半途而废,退出了之后跳伞活动。

  六十年前我还是一名涉世未深的初中生,参加这个勇敢者的活动,对自己的心智、意志是一种锻炼和考验。更难得的是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要胆大心细、吃苦耐劳、坚持到底。这些启示,伴随着我走过了几十年的漫漫人生路,一辈子受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不能防着人家
曾穿越过蘑菇云硝烟的人
伞塔跳伞惊心记
话说植物营养素
北镇之夏
何其芳故居的李子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伞塔跳伞惊心记 2019-08-01 2 2019年08月01日 星期四